爱与死的年代(精)

爱与死的年代(精)
作者: (德)雷马克|译者:朱雯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爱与死的年代(精)
ISBN: 9787208128798

作者简介

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国著名小说家,一生著有十余部长篇小说。《凯旋门》是其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近代世界文坛一部著名的反法西斯作品的经典,1946年甫一出版便声名大噪,立刻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当年在世界各地就销售了近千万册,并由好莱坞于1948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轰动世界影坛。

内容简介

1 死的味道在苏联跟在非洲不一样。在非洲,在英国人 的猛烈炮火底下,火线中间的尸体也常常躺在那儿,好久 好久没有给埋葬,可是太阳起的作用却很快。一到晚上, 有股甜蜜的、闷人的、浓郁的味道随风送来——毒气灌满 了尸体,他们在异国的星光里如同鬼怪一样站起来,仿佛 正在毫无声息、毫无希望地各自做那最后一次战斗——可 是一到第二天,他们便开始皱缩,无限疲乏地紧贴着地面 ,仿佛打算钻进里头去似的。要是过后他们能够被运回去 ,那么有的已经很轻,已经干瘪,也还有过了几个星期才 给发现的,那就只剩下一些骸骨,在突然显得太大的制服 里宽宽松松地摇得响了。这是在沙地上、在太阳下、在风 里头的一种干燥的死法,而在苏联却是一种腌臜的、发臭 的死法。 一连下了几天雨。雪在融化了。一个月前,积雪还要 深三码。那个被轰毁的村子起初看来好像只有烧焦的屋顶 ,这会儿已经悄悄地、一夜又一夜地从那正在下沉的积雪 里冒出来。窗框已经露出来了;几夜过后,门的拱道出现 了;接着,通到下面那污糟糟的白色中去的梯子也可以看 见了。雪在融化,融化,而随着融化,尸体也露出来了。 他们都是阵亡已久的人的尸体。那村子曾经被争夺过 好几次——在十一月、十二月、一月,还有如今这四月。 占领了又失陷,随后又占领了。来了一场暴风雪,有时候 在几小时里就把那些尸体掩盖起来,弄得埋尸队也常常找 不到他们——直到最后,差不多每天都有新的雪白的一层 撒到废墟上去,正如一个护士把一条被单铺在一张血淋淋 的、肮脏的床上。 最先露出来的是一月里阵亡的人的尸体。他们堆在最 上面一层,四月初,积雪一开始消融,马上就露出来了。 他们的躯体冻得挺硬,他们的脸像是灰色的蜡。 他们如同一块块木板似的被埋葬。村子后面有一座小 山,那儿雪积得不太深,把雪刨掉,就在冻冰的地上挖了 些墓穴。这是件烦重的工作。只有德国人才被埋葬起来。 苏联人都给扔在露天的围场上。天气一转暖,他们便开始 发出臭味。臭得太厉害了,就铲些雪来盖在那上面。把他 们埋葬起来是不必要的,谁也不指望那个村子会守得很长 久。步兵团正在撤退。挺进中的苏联人自己会把他们的阵 亡者埋葬的。 在十二月里阵亡的人的尸体旁边,还发现一些武器, 这些武器是一月里的阵亡者的。步枪和手榴弹比尸体陷得 更深,有时候钢盔也一样。这些尸体制服上的标志比较容 易扯下来,正在融化的雪早已把布给泡酥了。水积在他们 那张开着的嘴里,仿佛他们是淹死在水里似的。有时候, 手脚都已经烂了。他们被抬走的时候,身体还是硬邦邦的 ,可是一条胳膊、一只手却会摇啊晃的,倒像那死尸在挥 手,那样子冷漠得怕人,而且几乎有点猥亵。所有这些尸 体一搁到阳光里,眼睛总是先烂。它们会失去玻璃似的光 辉,眼珠子会变成胶冻,里头的冰融化了,慢慢地从眼睛 里淌下来——好像在哭泣。 突然又冰冻了好几天。雪面上长了一层皮,就结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