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如何购买(人类金融消费行为的特点与弱点)

金融消费者如何购买(人类金融消费行为的特点与弱点)
作者: (荷)W.弗莱德·范·拉伊|译者:吴明子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金融消费者如何购买(人类金融消费行为的特点与弱点)
ISBN: 97875080948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金钱让人浮想联翩,意义甚多。金钱被认为是愉悦生 活之本,亦是万恶之源。有人认为金钱能够带来幸福和快 乐,然而,也有人认为金钱只是欲望的始作俑者,而非满 足者。在心理学上,金钱是被忽略的话题,尽管弗恩海姆 和阿盖尔写了一本关于金钱心理学的书。他们的书更关注 “金钱的意义”和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而本书则侧重于 行为导向:资金管理、储蓄和借款,以及金钱作为工具以 实现人生目标。 资金管理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任务。金钱是一种稀有 资源,这种资源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被消费或存储,进而维 持家庭消费水平和实现期望目标,例如,建立财务缓冲、 购置房产、筹划孩子教育基金、保证退休后收入。资金管 理有助于消费和享受当下生活:“生命只有一次。”同样 ,这对实现生活目标,避免问题与挫折,以及最终创造幸 福快乐也是有帮助的。 如图2—1所示,金融行为的三个主要领域是: 1、日常资金管理,如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账单支付, 储蓄和贷款; 2、财各计划和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 3、合适(复杂)的金融产品决策。 日常资金管理包括:通过银行账户获取薪水收入,往 储蓄账户中存钱,从ATM(自动取款机)上支取现金,在商 店和餐厅付款,以及账单支付。另外还包括对价格和折扣 的了解,对产品和品牌的比较,对产品和服务价格及质量 的权衡,以及对诱惑的抵御。关于价格和质量的权衡是比 较常见的:什么样的质量和价格水平是可以接受的?通常 ,人们会做中间选择,因为成本或价格(下限)和质量( 上限)的中间选择似乎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免费的产 品没有成本,自然也就没有成本下限,消费者很容易接受 免费产品,因为无须权衡(零价格效应)。如果需要花7欧 元去获得一张价值20欧元的优惠券,或者免费获得价值10 欧元的优惠券,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后者。相较于获得13欧 元,免费获得10欧元的偏好更大。 资金管理是金融行为的基础领域。通常,资金管理并 不是目标,而是帮助个人或家庭实现目标的工具。基础财 务目标是收支平衡并且避免有问题的债务(预防性目标) 。更进一步的目标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者准备一个完美 的假期(提升性目标)。有些家庭资金管理能力较低,他 们也许不能实现这些目标,而这有可能给家庭成员增加压 力并导致冲突。因此,一个与资金管理相关的重要的心理 因素就是自我控制(第17章“自我控制”一节),自我控 制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个人目标。对于穷人来说,日常资金 管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解 决紧急财务问题、平衡收支和现金流。正如一位消费者所 言:“经常一个月还没过完,月薪已经花光了。” 许多人对财务问题并不是真的感兴趣。消费者们知道 财务管理是多么重要,但又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 究它,这看上去很矛盾。人们不愿意阅读或者思考关于金 融产品“钱进钱出”的复杂细节,例如房贷、保险和养老 金计划。大多数人对金融产品、服务和交易的认知需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