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风起罗布泊
ISBN: 9787519824266
白继开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现为北京晚报摄影记者,多家杂志、网站撰稿人。主要工作为独立采写专题稿件。近几年来,十至梅里雪山,四走滇缅公路,两次穿越罗布泊,自驾行走过青藏线、滇藏线、新藏线、川藏南、川藏北、丙察察、丙察左等进藏道路。
百年发现之路,从麦盖提出发 “1**5年4月10*一旱,我们驾着八匹壮实的骆 驼从麦盖提出发,骆驼的负重都很沉,大铜铃的铃 声庄严肃穆,仿佛要去送葬似的。屋顶和街道上已 经站满村民,神情无不沉重。我们听见一位老人说 道:他们一去不回了……” **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亚洲腹地 旅行记》中这样描述他的**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 探险。出发点是沙漠两端的麦盖提,打算沿十年前 英国人凯瑞和道格里两,以及俄国人普哲瓦尔斯基 的路线,过麻扎塔格山前往和田河。斯文·赫定一 行五人,带着八匹驮满物资的骆驼,以及j只绵羊、 十一只*,还有预计够饮用二十五天的水,踏上闯 荡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陆的旅程。 一个月后,斯文·赫定和他的仆人,以及另一 位向导,先后九死一生地抵达和田河,而另两位向 导以及那些骆驼,永远留在了沙漠之中。 在斯文.赫定发现楼兰一百年后,我有机会随 《百年发现.世纪穿越》摄制组从喀什出发,沿着 塔里术盆地的沙漠边缘向东行进,并进入罗布泊腹 地前往楼兰古城。斯文·赫定**次穿越塔克拉玛 干沙漠的***正是麦盖提,我们从喀什出发的第 一站也是麦盖提,整体线路正是沿斯文·赫定的脚 步前行,也算是对先驱者斯文·赫定的致敬。 摄制组由刘稷带队,组里的大多数人当时并不 认识,除了同事沈沣,还有主持人王旭东,媒体同 行老苏、老尹、安东。 这条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泊的线路是 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条存在近两千年的贸易线 路起源于西汉时期,但“丝绸之路”一词并不是那 会儿的名字,而是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霍芬 (richthofen)提出的。他所著的“中国))一书 中**把汉代中国通过西域和印度、欧洲之间以丝 绸贸易为主要动力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德文作Seidenstrassen,英文作the Silk Road) 。丝绸之路有多条通道,密布于天山山脉两侧至昆 仑山间的罗布泊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时光荏苒,千 年前那些古道与古道所经过的城市很多已被风沙掩 埋,当地维吾尔族百姓称塔克拉玛干为“埋葬在沙 漠中的古堡”,百年前,正是这些被埋葬千年的古 堡,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探险者前来探寻。 由于跑得较快,车队有些散,我们在一片大红 柳包间停车等待。也许是荷尔蒙过于旺盛,虽然没 有女性在场,司机杨子依然执意要开车冲红柳包。 从小就接触这种沙漠植物的我自然知道红柳的特性 ,根扎得很深,极有韧性,枝叶脱落后会和沙土混 合,年复一年形成一个个巨大的红柳包,看似结实 ,但实际很松软,发达的根系还会阻碍车轮的前行 。此时的杨子可不听劝,在他看来,冲上去不是什 么难事,挂四驱不就得了。 罗布泊,这片被世人以“无人区”“不毛之地”冠名的地方,曾水草丰美河道遍布。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雪水融化形成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米兰河,以及来自敦煌附近祁连山冰川融水的疏勒河,一起源源不断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并形成一个个绿洲。作者以新疆本土成长、探险者、摄影师、观察者等身份描述了对罗布泊地区的认知和感悟。让这本书带大家走进没有多少人能走进的罗布泊,让忙碌于都市生活的人们,找到一份内心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