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115.00
折扣价: 78.20
折扣购买: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共2册)
ISBN: 9787519221980
邱雪玫,江苏徐州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汉语新词语。著有《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当代新词语典型词群的动态与深度研究》。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章婷,江苏句容人。文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技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义语法学、实验语音学和汉语方言学。著有《二价进食类动词的语义网络建构》。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李葆嘉,籍贯江苏镇江,出生地江苏东台。语言学家、哲学家、诗人、翻译家。章黄学派第四代传人、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南京语义科技学派的奠基人。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学、语义语法学、话语行为学、中国语言文化史、西洋汉语文法学史、西洋历史比较语言学史、欧美语义学史、语言文化哲学、语言科技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上古声组研究史论》《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中国语言文化史》《语义语法学导论》《中国转型语法学》《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钩沉录》《一叶集》等。译著有《汉语的祖先》《欧关词汇语义学理论》《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欧洲语义学理论1830-1930:从语源论到语境性》等。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if),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大学时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数学与文学,毕业后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文学研究生并自修语言学。1965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和任教。1966年获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1971年任职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71年至1972年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1972年起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语言学系。 乔治·莱考夫曾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其代表性著作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80)、《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1987)、《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99)。莱考夫2004年4月在北京高校的系列讲座内容,汇编成《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2007)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