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故事/常新港心灵成长系列

极地故事/常新港心灵成长系列
作者: 常新港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1.00
折扣购买: 极地故事/常新港心灵成长系列
ISBN: 9787543677203

作者简介

常新港,1957年10月出生于天津新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六十余部。获**届、第二届、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1994年度庄重文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以及《巨人》“**读者喜爱的作品”奖,冰心图书奖等。长篇小说《土*的冒险》进入2005年“书香中国”童书排行榜。小说集《咬人的夏天》进入2006年“书香中国”童书排行榜。长篇小说《一只狗和他的城市》获**2007年和“好书大家读”年度*佳少年儿童读物奖,以及**2007年“**学生欢迎的十大好书”奖。小说集《青春的十一场雨》获**2008“好书大家读”**奖。短篇小说《冬天的故事》《荒火的辉煌》《独船》、《咬人的夏天》译介到*本。长篇小说《土*的冒险》《变身狗》《猪,你快乐》,小说集《蓝雪黑鸟》《咬人的夏天》在韩国出版。《土*的冒险》被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评为2008年**图书。

内容简介

先说说大人的事 我说的极地,是许多人都去过或听说过的地方, 那里有北 极光。传说在每年六月二十三*这天,北极光就会出 现。我要说 出一个许多人不想承认的事实:多少年来,人们在每 一年的这 **,看不见北极光。尽管许多文章里描述过北极光 的神奇景 色,但那只是道听途说。这不是说,没有北极光。有 ,某人在某一 天夜里看见了它。因为这神奇的**,某个人的父亲 ,爷爷,爷 爷的父亲,爷爷的父亲的爷爷,就在那儿打鱼、种地 ,江边和山 坡上埋着他们家族世代的人。所以,神灵允许这些付 出代价的 人,看一眼美妙的让人终生不忘的极光。 我说的就是那几天发生的事。没有六月二十三* ,便没有了下面的故事。这些事奇怪又不奇怪。 要看北极光,必须先到漠河县。漠河在地图的* 北边。几年 前的一场大火,把这个县城从地球上抹掉了。一年后 漠河人使 漠河活过来了。 我们就是在六月二十三*这**,赶到漠河县的 。我们是 艺术家采访团,有记者、作家、诗人。目的明确,看 北极光。我们 在北陲宾馆吃了饭,就赶到黑龙江源头,在那里等待 极光的出 现。临江,有个叫北极的地方,三四十户人家。在这 个特殊的* 子,每一家都大敞门户,笑迎四方来客。不过,一个 人收费九十 元。过去,只给房东家的孩子买件三五元的背心就可 以了。这是 另一篇小说里该讲的话题。 夜里十一点,天空还是银白色的。这是极昼现象 。江边人山 人海,竟有三四万人。因为村长要接待数不清的团体 ,所以,我 们这个团*到不冷不热的接待。村长在这**成了著 名人物。 他要在这**拣*重要的宴席喝上那么小小的一杯酒 ,然后抽 身出来,赶赴另一宴席。他要在宴席上说些重复了不 知多少遍 的官场客套话。*终,免不了要喝多,话也就说不完 整了。好在 一年里只有这**,他做好了豁出去的准备。 我们被安排在一户人家里吃饭。一见那家的油腻 的地,还 有屋中央由方桌和圆桌勉强拼成的大饭桌,我们心里 就全明白 了,这是村长临时应急安排的。 村长以水代酒,说了几句醉话,然后告辞了。村 长说了,副省长来了,我要去见一下。 听那口气,他是总统。 我们吃的是少见的鱼宴,但心里不愉快。这些人 都是被* 坏了的。作家,诗人,记者,听听,多动人的头衔, 怎么见个村长 这么难? 我的嗓子里有根鱼刺卡在那里,不愿下去,又不 肯出来。我 屏住气,用手指头狠命一抠,差点把黑龙江的鱼吐出 来,可鱼刺 还卡在那里不动。 我们团里有位叫叶冠群的**散文作家,他可* 不了这种冷遇:“怎么,村长再不来看看我们了?” 有人说,村长太忙。 叶冠群的喉咙里奇怪地响了一声。我在一旁看出 那是他不 满意了。他可是一位**老作家,走到哪里,哪里的 领导和崇拜 者就把他团团围住。他常常惋惜地说:“我要不是六 十一,而是 一十六该多有多好。” 村长*终也未出现。**令所有人沮丧的,是北 极光没有出现。 我们缩在江边待了一个漫长的白夜。 叶冠群拍了一下我的肩说,要论骗人,谁也骗不 过大自然。 我说,谁告诉咱们每年都有北极光了? 叶冠群早就被北极光迷人的景象所蛊惑,他的一 篇散文 《我看见了北极光》早已构思好了。他善于用美好的 颜色去美化 过去的*子和涂抹明天的*子。 在回漠河的路上,疲惫和失望令大家在车上昏昏 欲睡。 我嗓子里的鱼刺突然出现,扎了我一下。 叶冠群问我,你也准备写北极光吗?我不知道为 什么胡诌了一句:“题目也想好了,叫《北极光又没 有出现》。” 叶冠群突然说:“**应该成立一个北极光研究 所,这个机 构要能够准确报出北极光出现的*子,不要让那么多 人千里迢 迢赶到这里,白白辛苦一趟。” 我没回答,我觉得他这番话像是一个孩子说的。 回到漠河北陲宾馆,洗了澡,吃了饭,又睡了一 觉,大家聚 在叶冠群房间里商量该怎么办。有人说回省城。有人 说白跑一 趟,无获而归,心里不平衡。叶冠群说:“去鄂温克 族的村子吧, 那是狩猎民族,有特色,能写东西的。” 我说:“你的散文题目肯定想好了,叫《鄂温克 的雄鹰》吧?” 有人笑了:“叶作家的文章哪里会用这么陈旧的 名字?” 叶冠群在埋头翻地图,用指头寻找鄂温克族的所 在地。他 突然抬头问我:“你怎么知道了我的散文题目?它是 叫《鄂温克 的雄鹰》。” 哄的一声,都乐了。 我的嗓子又疼了。 县**好容易为我们安排了一辆面包车。因路途 不近,又带了些香肠、面包,然后我们奔鄂温克族的 村子去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