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

内外伤辨惑论
作者: (金)李杲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8.00
折扣购买: 内外伤辨惑论
ISBN: 978703068870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提 要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金李杲撰。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尝①以纳资得官,监济源税②。案元砚坚③作《东垣老人传》,称杲以辛亥年卒,年七十二,则当生于世宗大定④二十年庚子,金亡时年五十五,入元十七年乃终。故旧本亦或题元人,而《元史》亦载入《方伎传》也。初杲母婴⑤疾,为众医杂治而死,迄⑥莫知为何证。杲自伤不知医理,遂捐千金,从易州张元素学,尽得其法,而名乃出于元素上,卓⑦为医家大宗。是编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辨别阴阳寒热、有余不足,而大旨总以脾胃为主。故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虚人感冒,法取补土生金,升清降浊,得阴阳生化之旨,其阐发医理,至为深微。前有自序,题丁未岁。序中称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以长历推之,其书盖出于金哀宗之正大九年辛卯也。
  『注释』
  ①尝:曾经。
  ②监济源税:监,主管,做 主管;济源,县名,今属河南。
  ③砚坚:又名砚弥坚,又名贤,字伯固,应城(今属湖北)人。元初名士,著有《陨城集》。
  ④大定: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在1161~1189年。
  ⑤婴:遭受。
  ⑥迄:到。
  ⑦卓:高。
  『按语』
  本提要摘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提要介绍了作者李杲的生平事迹,其学医缘由、过程以及《内外伤辨惑论》的体例和内容。《内外伤辨惑论》作者李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曾经捐资作官,做过济源县税务长官。元代的砚坚写作《东垣老人传》,称李杲辛亥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照此推测李杲应当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庚子,金亡时年五十五岁,入元后十七年才去世。所以旧本也称其为元人,而在《元史》中将其载入《方伎传》当中。李杲早年因为母亲患病不治而拜名家张元素为师学医,尽得其传,而名出于元素之上,成为一代医学大家。《内外伤辨惑论》这本书重点阐发内伤病特点及其辨治重点。创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虚人感冒,治法取补土生金,升清降浊,得阴阳生化之旨,其阐发医理,至为深微。最后依据自序所述推测其书大约完成于金哀宗正大九年辛卯。
  序
  仆①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②有所得。中年以来,更③事颇多,诸所诊治,坦然不惑,曾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④,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范⑤尊师曲相⑥奖借,屡以活人为言,谓此书果行,使天下之人不致夭折,是亦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就令⑦著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⑧于无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仅力⑨疾⑩就成之,虽未为完备,聊答尊师慈悯之志。师,宋文正公 之后也。
  丁未岁 重九日东垣老人李杲明之题
  『注释』
  ①仆:我。谦辞。
  ②稍:逐渐,渐渐。
  ③更:经过。
  ④陵谷变迁:沧海变桑田,文中指岁月流逝。陵,山陵。谷,峡谷。
  ⑤昆仑范:昆仑,名。范,姓。古人将名放姓前,以示敬意。
  ⑥曲相:委婉之意。
  ⑦就令:即使。
  ⑧愈:胜过。
  ⑨仅(jìn近)力:竭尽全力。仅,接近。
  ⑩疾:快,急速。
  宋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丁未岁:1247年。
  『按语』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公元1180年,卒于1251年,易水学派中坚力量,补土派代表人物。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李杲从张元素学医,尽得其传。他在张氏脏腑议病的启示下,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研讨,极为深刻,并通过其长期临证实践,积累了治疗内伤病的丰富经验。
  李杲所处的金元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战乱频仍。当时兵连祸结,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安定。李杲观察到人民所患疾病,多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而致的内伤病,而一般时医崇古尊经,因循守旧,沿用古方以治内伤各证,因而重损元气,误治致死的人为数不少。加之,李杲本人又患脾胃久衰之证,深受其害。由于有了这些亲身实践,他就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创性的系统理论——脾胃论学说,为充实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外伤辨惑论是李杲最早提出的理论,以内伤与外感之鉴别为研究内容,也是其他诸论点的基础。李杲学术思想的渊源,以《内经》为源头,吸取了仲景辨证体系之精髓和钱乙等医家的经验,受张元素之启蒙和河间学派的渗透。李杲的著述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李氏在这些著作里,着重阐明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内伤的病因病理、鉴别诊断、治疗方药等一系列问题。此书当与《脾胃论》合参,方体现东垣学说的完整性。
  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