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小学)
ISBN: 9787121358487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专栏作家、湖南省津市作协副主席。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华家教》《现代教育报》《齐鲁文学》等各大报刊发表数百篇文章,著有长篇小说《妈妈小时候》。 在陪女儿上小学的1600多个日日夜夜里,金萍跟孩子一起精读了1000多本书,发表了数百篇育儿文章,为近百场学校活动服务,参与并引导了千余孩子及其家长的成长。 在孩子们心中,金萍是一位“魔术妈妈”,她把汉字和古诗拆分、重组,奇迹般地让他们成为语文学习上的能手。她还把“流动图书馆”搬进每个家庭,在孩子和家长们心中建起了一座座知识的趣味塔。在家长们眼里,金萍还是有问必答的养育百科全书。她正把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教养经验和独特方法分享给越来越多的人。
孩子真正需要的家庭“教练”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你的教育行为是在帮孩子还是在毁孩子?这是每一位 母亲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曾带孩子去过山东曲阜,在那里瞻仰了“三孔”— —孔府、孔庙、孔林。走完这一圈,我对圣人孔子的一生 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虽然他三岁时父亲就 去世了,但他却能因材施教,设立了“文、行、忠、信” 四种科目,又设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为学、立身、处世的大宗旨, 并具体教授“礼、乐、射、御、书、数”以达到“智、仁 、勇”三德,这样一位“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的 “万世师表”的启蒙老师却是他的母亲。 曾经读“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我就知 道孟子的母亲是一位有教育思想的母亲;以前也看过历史 ,我就知道孝庄皇后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一生辅佐了三 代明君……由此可见,母亲的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是何等 重要。 我身边有许多全职好妈妈,她们为了全心全意教育孩 子、照顾家庭,放弃了原本体面的工作。然而,也有一些 妈妈,她们不是太自私就是太自负,她们加诸孩子身上的 教育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女儿是一年级下半学期进入学校民乐团琵琶小组的, 当时其他小组如扬琴、笛子等乐器比较容易上手,学校一 有活动就让他们参加,而琵琶小组却一直没有机会。我们 这群妈妈既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仍然每周准时去学校陪 孩子学琵琶。这样坚持了一年半,到三年级上学期,在中 国戏曲学院的“高参小汇报演出”中,琵琶小组不仅参加 了琵琶齐奏,还全部参加了民乐团的大合奏,这是全校唯 一一个全员上台的声部。 笛子声部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是家委会成员,在学校有 点“小权势”,以前每次都能给孩子争取到上台表演的机 会,渐渐地孩子就疏于苦练笛子,结果这次演奏他没有得 到机会。她是“自负妈妈”的代表。她觉得自己能给孩子 弄到机会,所以没有要求孩子苦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 “不劳而获”。 还有一位小朋友,她在扬琴声部,以前学校也曾给过 她机会上台演奏,这次扬琴声部是“七选六”,她居然没 选上。我向孩子的奶奶打听,老人说:“孩子她妈不愿去 学校陪孩子上课了,孩子跟不上,学校来电话提醒过我们 。以前都是她妈陪着上扬琴课,不知道她妈这学期怎么了 ,一次没去过。现在孩子摸都不摸扬琴了。” 后来我和那位小朋友的妈妈聊起这事,她妈妈说:“ 我每天上班回来累得要死,哪有工夫管她呀!北京的小孩 不学那些将来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听到她这么说,我竟 无言以对。她是“自私妈妈”的代表。这类妈妈仗着孩子 有“京户”、仗着高考有“照顾”,把孩子生下来就扔给 老人,自己做“甩手掌柜”。结果孩子从小就知道了:我 不需要太努力、不需要学那么多的东西。 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痛点,给中国妈妈更实用的有效陪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