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会计(精)/稻盛和夫的实学

经营与会计(精)/稻盛和夫的实学
作者: (日)稻盛和夫|译者:曹岫云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经营与会计(精)/稻盛和夫的实学
ISBN: 9787506061599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京瓷株式会社名誉会长,日本航空公司名誉会长。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市。1955年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后,就职于京都的绝缘体制造商——松风工业。1959年4月,获得熟人出资,以资本金300万日元成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历任社长、会长,自1997年起担任名誉会长。他一直追求“以心为本的经营”,以建立的员工之间强有力的相互信任关系为基础,使京瓷集团成长为一家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推进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于2000年通过支援复印机厂家三田工业,创立了京瓷美达公司,并通过企业重组使之发展成为全世界为数不多的综合复印机生产厂家。1974年,京瓷集团为开拓东南亚市场,在香港成立了现地法人,并以此为开端全面展开了在中国的各项事业。首先于1987年在广东省东莞市开始了委托生产业务。现在,以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省东莞市为中心,约有2万名员工在中国的京瓷集团工作。 此外,1984年顺应电信事业自由化的趋势,成立了第二电电企划株式会社,并担任会长。2000年10月,随着DDI(第二电电)、KDD、IDO的合并,成立KDDI株式会社,并担任名誉会长。2001年6月起成为最高顾问。 2010年2月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出任处于破产重建中的日本航空(JAL)公司的会长。2013年9月19日,日本航空在东京证交所重新上市。 另一方面,1984年个人出资设立稻盛财团,担任理事长。同时创设国际奖项“京都奖”,于每年11月对那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表彰。除此以外,还志愿担任共有71家、聚集了8100余位年轻经营者的经营塾“盛和塾”的塾长,为培育经营人才倾注心血。他不断向世人阐述自己的稻盛哲学,其思想在中国也被广泛接受。《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等多部著作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其中《活法》一书还登上了畅销书榜前列。

内容简介

整天为钱发愁就做不好工作,为此,资金周转一 定要留有余 地。有这样一种人,因为票据没有贴现便四处奔走筹 款,总算贴 现了,就自以为经营很有本事。但总是为紧急筹款而 奔走不停, 像自行车一样—停就会倒下,就不能称为真正的经营 。这样做至 多不过是把亏本经营挽回到收支平衡、不盈不亏的状 态。 京瓷创业后不久,我有了一次听松下幸之助讲演 的机会。 他讲演的题目是“水库式经营”。幸之助说,经营企 业,要像 修筑水库使河流保持一定的水流量一样,推进事业时 要留有余 裕。在讲演结束后答疑时,听众中一人问道:“具体 该怎么 做,经营才能有余裕呢?” 幸之助答道:“我也不晓得答案,但经营要有余 裕,你必 须那么去想。”听到这个答复大家都笑了,但他这话 却深深地 打动了我的心。 想要做成某件事,首先必须在心底里有强烈的愿 望。“虽 然想要做,但现实不可能”,这种消极的想法哪怕只 有稍许, 你就什么也做不成。“无论如何也要干,也要达成” ,经营者 需要这种坚强的意志。 和水库式经营一样,“在土表正中相扑”,这句 话我也经 常使用。不是被逼到土表边缘时,而是在有回转余地 的正中央 就要竭尽全力。 被逼到土表边缘才迫不得已出招发力,或因用力 过猛,自 己的脚先出到土表外,反胜为败,被判为输。与其如 此,不如 在土表正中时,就使出招数,以被逼到边缘时同样的 紧张感决 一胜负。这句话用到财务上,就是“早作努力,不要 到头来 整天为筹钱而担心,要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正因 为有这种 强烈的愿望,京瓷很早就做到了无债经营。 世上有很多经营者认为,靠银行贷款来快速扩张 事业是 个好办法。但看看近来的借贷难吧,人们说银行是“ 晴天借 伞与人,雨天反而收伞”。银行好像很势利,但收不 回贷款, 银行自己的经营也难以为继。所以,下雨天,借来的 伞要被 收回去也是理所当然。企业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的力 量保证 自己不挨雨淋。就是说,企业经营也要像“在土表正 中相 扑”一样,平日里就要竭尽全力。 现代社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很短时间内,事业 环境就可 能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事业,或许被 迫投入超 过预算的庞大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和新设备投资。在 这种情况 下,经营者同时还要保障员工的生活和股东的利益。 但是,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就会被上述问题逼 得焦头烂 额,没有精力为将来的发展从容筹谋。因此,企业必 须具备充 裕的自有资金,经营者才能根据需要加以使用。为达 此目的, 企业除了积累雄厚的内部留存外别无他法。就是说必 须提高企 业的自有资本的比例,这是衡量企业稳定性的重要指 标。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大多选择向银行借贷 的方式经 营企业。不是累积自己的利润,以自己的钱来经营, 而是首先 考虑向银行借钱。他们认为,与其获利后交税和分红 ,借钱付 利息反而能节税,这样做好处多。 但是,以借贷方式筹措资金,直接受到市场利率 、资金供 需变动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政策方针的影响。为开拓 新事业或 扩大生产设备的投资,往往因为这些影响而错失良机 。同时, 因为要顾及或担心债权银行的意向,往往对于全新事 业的投资 难于实施。 向银行借钱时必须做好还款计划,当然还款时除 本金外还 要加上利息。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事业活动中直接还债的资 金有 两大来源,一是税后利润,二是会计上作为费用但实 际上 作为现金留在手头的折旧费。因此,要安全经营企业 ,就 P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