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元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作者: 周良霄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9.70
折扣购买: 元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ISBN: 978720815319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为了深入一步来探讨蒙古族的起源,让我们也追寻历 史的足迹,对东胡诸部的演进作某些必要的追索。 东胡 东胡是战国时期出现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晚 出的《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一书说:“昔高辛氏游于海 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日东胡。”《晋 书·慕容廆载记》也说:“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 ,邑于紫蒙之野,号日东胡。”类似的说法,都是这些少 数民族内迁后编造出来的故事,用意可能是在张扬族胄, 自然是可疑的。据《史记。匈奴传》:远在战国时期,“ 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 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索隐》: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 东,故日东胡。”《国语·齐语》韦昭注:“山戎,今之 鲜卑。”当时人把匈奴称之日“胡”,另部在匈奴之东, 故即以“东胡”称之,显然这并不是它的自称。《管子· 小匡》说:管仲佐齐桓公,“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 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唐初国子博士尹知章注《管子》 ,谓“屠何,东胡之先也”。不过,这一说法出现较晚, 其根据云何?难于肯定。而且在《逸周书·王会解》里,是 把“不屠何”与东胡、山戎并列的。因此,也很难相信古 之东胡便是屠何。《史记·赵世家》里,又有“三胡,, 之说。《索隐》云:“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 在当时众多的北狄部落中,把这三部统而称之,有可能它 们都是同一族类的部落。《正义》指明:林胡、楼烦接岚 、胜之北,其居地在今晋西北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之地; 东胡在赵国之东,燕国之北,即今内蒙古昭乌达盟西拉木 伦河之地。赵武灵王变俗,服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 楼烦,置云中、雁门、代郡。筑长城,东自代郡,沿阴山 ,西至高阙,既北拒匈奴,也东御东胡。其后有燕将秦开 ,曾充质于东胡,熟悉东胡的内部情况,且骗得了东胡的 信任,故得乘间袭破东胡。东胡却走千余里。燕也筑长城 ,自造阳东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等郡以拒守北边。秦并六国,以蒙恬伐匈奴,尽收河南之 地。匈奴势蹙,北方因而一度形成“东胡强而月氏盛”的 局面。东胡王恃势无厌地向匈奴冒顿单于索取名马、爱姬 ,冒顿隐忍求全,悉数奉予。东胡王愈益骄纵,引兵西侵 ,要求割予边地瓯脱之外的大片弃地。冒顿已忍无可忍, 说:“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奋然而起,乘东胡不 备而袭之。骄傲的东胡王大败,人民畜产悉为匈奴所掳。 从此,东胡灭亡,北方开始出现强大的匈奴政权与中原汉 王朝相对峙的局面。 乌桓、鲜卑 乌桓属东胡的一支。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汉 初,匈奴冒顿攻灭东胡,其一部分余众走保乌桓山,因以 为号。乌桓山在哪里?说法纷纭。考《辽史·地理志》,上 京道下属有“乌州静安军刺史,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 ”。属内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乌丸即乌桓之 异书,古代桓丸同音。这是关于乌桓山最早、最确切的记 载。此乌州之位置,虽《辽史》所记不详,然同时期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