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战国的策(Ⅱ二犬争食)
ISBN: 9787512511033
许葆云,首倡“智慧讲史”,近年来文化圈内颇有影响力的文史作家、学者,政府出版奖获奖作家。
绝望的孤城 自被燕国大军攻破之后,齐国的城邑乡镇大多已经臣 服于燕人治下,曾经逃散的百姓们又回到村落,和往常一 样耕织过活,只是如今的日子比往年更艰难了,因为打下 的粮食大半被运往燕国,留下的还要先用来供养占据着齐 国的二十万燕军。 燕国是个偏远寒冷的小国,在战国七雄之中燕人最穷 ,虽然亦农亦牧,可贫瘠的土地打不了多少粮食,牧放的 牛羊也填不饱百姓的肚子。而齐国却是最富的,这个大国 依山傍海,占尽渔盐之利,国内土地肥沃,国人又善于经 商,七百年来聚敛起数不清的粮食、财富,这些财富如今 都落入燕人手中,以至于燕军随便攻取一处城邑,所获之 物足以让每个参战的燕人发一笔大财。最让燕人满意的是 ,享惯了福的齐国人已经失去了野性,全都异常驯服,束 手不动,任凭燕人抢掠,就算被宰杀之时也不敢抗拒,最 多临死前哭嚎几声罢了。 齐国人原本并不是羔羊,这个建立在东夷故地的大国 民风强悍,百姓们以刚烈好斗闻名,所谓“吴王好剑客, 百姓多创瘢”,从太公姜尚破东夷、立齐国,到桓公九合 诸侯一匡天下,至威王击败魏国,称霸东方,上下八百年 ,齐国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可自从威王 、宣王称霸东方以来,齐国威震四边,富甲天下,土地越 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物产日益丰富,巨商大贾财顷世 间,百姓们衣食饱暖,贵族们风气奢靡,齐人曾经的刚烈 血性也渐渐失去,雄风不再了。待到燕军破齐以后,燕人 发现只用几千人就能控制一个大县,几百人就能占据一座 城池,十几个人就敢到乡间去尽情掳掠,齐人的房舍被燕 军将领们整街整坊地侵夺,齐人的土地被燕国贵族们成千 上万顷地圈占,富人一夜间财富荡尽,大夫、士人举家变 成了燕国的农奴,即使如此,齐人还是不敢起来反抗。 这些没有血性的人,连上天也要来摧残他们。 齐国人本来就活不下去了,却又赶上一场旱灾,连着 两年雨水不足,粮食产量大减,而燕国索求愈多,税赋日 增,曾经富庶的齐国饿殍遍野,且越往东走饿死的人就越 多。因为东边的仗还没有打完。有一座叫即墨的小城孤立 于百城千邑之间,居然未被燕军攻克。 其实燕军东进之时也曾经攻打过即墨,却意外地未能 攻克。其后,凶悍的燕军却再没有一人一骑去攻即墨,任 由这座孤零零的小城被七千齐军控制着。 燕人在齐国过得太快活了,有那么多财富可以夺取, 那么多羔羊般的百姓可以欺凌虐杀,又何必非要去打硬仗 呢?所以燕军只对即墨发起了一次进攻,未能破城,就转 去攻打其他城池了。随着即墨周围的棠邑、夜邑、夷维、 莱西、平度、高密一个个被燕军夺取,士卒的私囊越来越 鼓,而燕国的兵马却分得越来越薄,到后来,已经拼凑不 出一支合适的队伍来攻打即墨,干脆就不再理会这座孤城 了。 就这么过了整整两年,齐国的局面已被控制住,燕国 的将军们开始禁止士卒任意杀人劫财,而即墨附近的燕将 却以“即墨尚未攻取”为借口继续纵兵掳掠。士卒们把进 村抢劫说成是“打仗”,军官们把屠戮城镇上报为“攻城 ”,有了借口,燕人在即墨四周到处烧杀抢劫,毫无顾忌 ,反正即墨守军也不敢出战。 其实燕人并不知道眼下的即墨危如累卵,弹指可破。 即墨只是一座方圆五里的小城,原有六千守军,燕军 仅有的那一轮攻城,已经杀死杀伤两千多守军,最可怕的 是,即墨守将也战死在城上了。现在即墨城中已经没有主 将,守城的只是百姓们临时拥举出来的一个叫田单的临淄 人。 即墨被围的第三年,老天爷还是不肯多下一滴雨。天 时已经入夏,城外因战乱被弃耕的田野里,半人多高的荒 草都被太阳晒蔫了,即墨周围十里之内己尽数被燕人摧毁 ,看不到一间完整的房舍,也见不到一个人影。即墨城上 的齐军士卒们在垛口的阴影里呆坐着,好像一群毫无生气 的土偶。 远处隐约传来辚辚车声,小路上扬起一片尘烟,逐渐 靠近城垣,一个军官从城楼里冲出来对着士卒们叫骂起来 ,当兵的好歹站起身,挺起兵刃,做出一副守城的样子来 。 不大会儿工夫,荒草丛里走出几十个燕军,大概是刚 从哪里抢劫回来,几辆马车上装满了抢回来的箱笼杂物, 从城下两三里外经过。燕人兴致很高,纵声谈笑,甚至都 没往即墨城的方向看一眼。 军官站在箭垛前眼巴巴地看着燕人走远了,回身进了 城楼。他一走,守城的军士们像被人抽了筋骨一样,一个 个又都坐回到地上去了。身后又隐约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 ,听声音是从城里传来的。于是当官的也懒得出来查看, 军卒们更是动也没动一下。P3-5 \"严谨的史实:集近二十年最新历史研究成果,深入古战场实地考证的大成之作 独特的视角:以大国角力、国家崛起的视角鉴证秦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