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汉武帝刘彻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作者: 编者:王书熙|总主编:邹屿晨
出版社: 河北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汉武帝刘彻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ISBN: 97872021302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唯一能与皇权抗衡的便 是相权,相权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皇权的滥用,更是 一种对皇权的直接威胁。汉武帝在为至高无上的皇权 和大汉帝国筹备圣礼的同时,也对官僚行政系统进行 了彻底的改革,而这个改革的方向便是裁抑相权。 汉武帝即位时,他所面临的朝廷格局是一种屈君 伸臣、君弱臣强的局面。表面上看,丞相是秉承皇帝 的旨意办事,实际上却是整个政权的负责人。皇帝尊 敬他们,百官更是恭敬从命。对于朝中群臣甚至像内 史这样的高官,丞相认为有过失都可以先斩后奏,在 同皇帝商量国事时,丞相的意见也备受尊重,丞相推 荐的官员甚至一出任就可以充任九卿郡守品级的大官 。而且丞相没有大的过错,是不得更换的。 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怎能容忍自己至高无上的皇 权受到他人的侵犯。因此,他一登基,就寻求论证君 权神授的学说。经学大师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迎 合了汉武帝的需要。董仲舒论述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指出天人关系的实质是天人合一,提出“天子受命 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上谨于承天意,以 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这样一来,就给皇权笼罩上 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得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为汉 武帝加强皇权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汉武帝为了独揽 一切大权,开始着手削弱丞相的权力。 窦太皇太后要免卫绾的相,汉武帝就随她的兴, 也来个顺水推舟。他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至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间,相继免去了魏其侯窦 婴和功臣后代柏至侯许昌的相职。六年之中,免掉了 三个丞相,这对于宰相久任传统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 的打击。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最终汉武帝对相权取得 了绝对的支配权。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六月,武安侯田蚡被 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因田蚡有王太后为他撑腰,拥有 极为雄厚的政治和权力背景,因此他就轻易地结交了 众多诸侯来扩大他的势力范围,丞相的权势又一次得 到了扩大,朝野上下的文武百官又开始对这位丞相趋 奉依从了。 据《史记·武安侯列传》所载,丞相田蚡每次上 朝奏事,都要一个人坐在朝上讲个没完没了,由于他 是汉武帝的舅舅,汉武帝出于尊敬, 对他提出的建 议也是全部接受。因此他所推荐的人有时竟能从一介 平民骤升到二千石的高位。对于这样的丞相,朝廷上 群官们自然要倾向于他,就连在郡国做事的学士们也 都日益附翼于他了。 汉武帝本来想指望这位好儒术的丞相舅舅打理国 事,没想到竟落得个大权旁落,最后忍无可忍的他实 在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找了一个机会质问田蚡:“ 您任命官员完毕了吗?您要是完毕了,我也要开始任 命了! 宰相最主要的权力就是“主臣”和“除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