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和谐家庭幸福人生(弟子规讲解上下)/中华文化经典导读
ISBN: 9787500122425
人一生,与我们最亲密的地方,就是我们温暖的家。所以自古以来, 老祖宗就非常重视我们的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人一生,将来能否成就,家庭教育就至关重要。家庭重视了教育,我 们的子弟,才能好好地学习。那么,我们家庭教育,首先应该重视什么呢 ?就是重视品德的扎根。一个人一生有良好的品德,将来才能在世间立身 行事,不偏差做人的基本原则、原理,才能做一个好人。 所以,我们翻开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首先重视的就是家庭伦常。 那么在家庭伦常当中,尤其重视的是我们的孝道。孝道如何来开显呢?我 们再深入地来探讨,就是从家道、家规、庭训。所以过去的人都有家谱, 从家谱里头,我们可以探寻、追根,查到我们家庭它是有祖训的,为什么 它能代代承传?就是有家庭的教育。 那么家庭教育确实这么重要吗?确实是非常重要。我们回忆小时候, 父母、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教育,我们所看到的,经常是以身作则,做给 我们看。所以我们小时候就能在耳濡目染底下,接受老一代的长辈为我们 演述人一生应该如何来处人处事。做人的道理,从小就可以建立起来。那 么我们反观当今社会结构,这样的情形,已经少有见到了。 我们也可以想像、回忆,我们小时候,确实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非 常热爱我们这个家,平常我们都会以家庭为重。做任何事情,一定会想到 父母,想到我的家族,想到我的家业,所以家风、家道,它就可以代代承 传。 我们从历史上,从孔老夫子、从范仲淹、从曾文正公,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的家族延续到今天,仍然非常兴盛,那么这也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 回想我小时候,我看到家里的厅堂,上面高挂着“四知堂”。一二三 四的“四”,知道的“知”,“堂”就是厅堂的堂。在我识字以后,每天 我会仰望着“四知堂”,心里老是在盘算着,“四”代表是什么,“知” 又是什么?每天想着想着,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问了父亲。我说这“四 知堂”,代表是什么呢?父亲摸摸我的头,笑一笑,他说:“你问得很好 。” 因为我也到朋友家、同学家去,看到他们挂的堂号,并不是“四知堂 ”,有西河堂,有锄经堂,有宝树堂,那么这些堂号都不一样,所以引起 我心里头很大的疑问。父亲听了以后,他说:“每一家,他的姓氏不同, 他的堂号就有分别。” 那么我就很好奇,接着问:“那么我们杨家,为什么叫‘四知堂’呢 ?”父亲说这个问得很好,它是有故事的,有来历的。 父亲讲道:“咱们杨家,在汉朝时候,有一位当官的大臣,叫杨震, ”震就是震惊的“震”,我们平常白话讲地震的“震”,杨震。“他有一 次,路过一个地方,要派任去当太守。一天晚上,他过去的一位学生,在 夜里头,送来了百两黄金,要送给杨震。杨震当时就讲道,我一生为人是 清白的,你何必如此呢? “那么学生讲,这个是孝敬老师的一点心意。当时杨震就非常生气, 说你不应该如此,学生就讲道,没有关系,反正只有你知我知,没人知道 啊。结果杨震非常生气,而且是疾言厉色地告诉他,岂只有你知我知呢? 还有天知地知呢。天地鬼神都知道,怎么只有你知还有我知呢?” 所以父亲就告诉我:“我们做任何的事情,不是只有一个人,或者对 方知道而已,天地都知道。”那么我当时因为年纪很小,我就明白了父亲 告诉我这个故事,他的用意,就是我们做人要清白。 所以长大以后,我又特别地观察父亲,他很喜欢写书法,在每一幅书 法的作品,都盖上了“清白传家”。那么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堂号,自 古以来,基本上就是每一户人家,都有的祖训、家规。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没有这些堂号、家规了呢?其实不然,还是有 的。只要我们有意去寻根,都可以寻找到我们老祖宗所留下来,给我们所 做的祖训、堂规,甚至是家号。它的用意,就是垂范后世的子孙,让他们 都能接受上一代的教诲,把家道代代地承传下去。 那么我们现在,如果我们也很想兴旺我们的家,兴旺我们的家风、家 道、家业,或许我们会疑惑,那么我们以什么来做标准呢?在这里,向诸 位朋友介绍了《弟子规》这一本书,请看《弟子规》。P3-5(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