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雄踞北方的契丹(飞出老哈河的海东健鹘)/消失的帝国
ISBN: 9787507849530
第一章 不要问我从哪里 来——契丹民族的来源之谜 “契丹”译成汉语是“镔铁” 。顾名思义,这是个有着钢 铁般意志的民族。她曾经叱 咤蒙古草原前后长达800年 。由其建立的契丹帝国长期 控扼丝绸古道,以致亚欧大 陆中西部的国家误认为整个 中国都在其治下,“契丹”因 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 北征,战火一直烧到了西拉 木伦河畔,居住在这里的契 丹人被迫溃散逃亡。这次占 戈争使契丹第一次进入书史 者的视野。而在此之前,这 个被阿拉伯人和欧洲人视为 全中国统治者的民族竟然对 本民族形成、发展的漫长历 史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在泱泱中华实现伟大复 兴之际,我们追溯历史、缅 怀先人,不禁要问:契丹, 你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 里去了呢? 木叶山下的青牛自马: 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相传,商朝人的始祖契 ,是其母吞食玄鸟卵而生。 相传,吐蕃人,是神猴 与岩山魔女的后代。 相传,突厥人的君王阿 史那,是母狼与匈奴人的儿 子。 …… 但凡在人类历史上存在 的已知民族,几乎都有着传 奇般的起源。经过世世代代 的口耳相传,融入了每个族 人的血液,成为这个民族最 重要的精神信仰。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 平凡作用的契丹族也不例外 ,他们同样拥有一个美丽而 古老的起源传说。 在我国的东北部,流淌 着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 发源于医巫闾山的土河(今 老哈河),一条是从大兴安 岭南端奔腾而出的潢河(今 西拉木伦河)。两河从高山 倾泻而出,一路奔腾,流至 平地,逐渐舒缓下来,最终 在木叶山汇合为一,共同孕 育了一片水草丰美的绿色草 原。 很久很久以前…… 一位骑着雄健白马、云 游四方的神人行至此处,被 眼前这片莽莽草原所吸引, 他松开缰绳,信马由缰,沿 土河从上游顺河东行。 一位久居深宫的天女, 耐不住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决定降临人间。她坐上青牛 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 流而下,欣赏人间美景。 一路陶醉的神人与天女 ,在两河汇合的木叶山,出 现在彼此的视线中,美景、 佳人……二人一见钟情,于 是结为夫妻,放开马缰,卸 下牛车,就在这片山前草原 上定居下来。神人和天女共 生育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孩 子各自繁衍,最终壮大成为 契丹的八个部落。 神人与天女的相遇,青 牛与白马的传说,最初是在 契丹族内口耳相传的,后来 被整理成文字并保留了下来 。契丹族人对此深信不疑。 每有军事活动或是春秋的祭 祀,必用白马青牛作祭品, 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辽 太祖阿保机建国后,还在木 叶山上修建了始祖庙,“奇 首可汗(传说中的神人)在 南庙,可敦(天女)在北庙 ,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 每年按时供奉;而在战争之 前,契丹人也必定在这里祭 告祖先,祈求保佑。 在这座神圣的始祖庙里 ,奇首可汗、可敦并立其中 ,同享祭祀,可见在契丹人 的心目中,神人和天女是同 样崇高而神圣的。细细体验 契丹社会中的点点滴滴,不 难发现女性有着较高的社会 地位,可以说,契丹社会保 留了很多母系氏族社会的痕 迹。在我们之后了解到的契 丹历史上,我们会发现这样 一个现象,整个契丹王朝兴 衰成败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都会有女人在其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终辽一世,契丹 女子们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 ,来展示和证明自己的才能 ,在历史上留下瑰丽的印记 。 木叶山对契丹人来说是 神秘而神圣的。他们除了在 始祖庙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外,还在山上定期举行另外 一项大型的祭祀活动,那就 是祭拜木叶山神。“辽国以 祭山为大礼”,我们在《辽 史》卷四九《礼志》中所看 到的祭山仪式隆重而繁缛, 据说该仪式由遥辇胡剌可汗 创制。祭山的同时,契丹人 还要祭拜天神、地祗及辽河 (潢河)神。 可以说,神人和天女邂 逅的木叶山,不但是契丹族 的龙兴之地,更是族人与神 灵沟通以祈求庇护的重要场 所。这个留住神人天女、养 育契丹祖先、庇护族人的伟 大地方,到底在哪里?这个 问题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引 发无数想象。时至今日,众 多研究历史、考古和历史地 理的学者还在为找到木叶山 真正的位置而不懈努力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 ?木叶山在老哈河、西拉木 伦河相会之处,传说中不是 已经言之凿凿了吗? 如果我们到两河交汇处 去看一看,那么答案就不言 而喻了。两河相遇之处,在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是 我们今天叫作科尔沁沙地的 地方。在成为沙地之前,这 里确实有一片水草丰美的草 原,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蒙古科尔沁部的庄妃就成长 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随着 环境的恶化,昔日的绿草渐 渐被黄沙吞噬,尽管植被发 生了变化,可是从古至今这 里都是片一望无垠的广阔天 地,放眼望去,无遮无拦直 达天边,哪里有山的影子? 难道木叶山在一夜之间,被 神仙搬走了?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