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时间(中)

赵匡胤时间(中)
作者: 金纲|责编:刘洲原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1.60
折扣购买: 赵匡胤时间(中)
ISBN: 9787559470942

作者简介

金纲,原名李金刚,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内容简介

郭威的肺腑之言 太祖郭威做后周大帝不过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里,他做了三件大事:扫灭慕容彦超、罢免王峻、杀死王殷。这三件事都关系后周帝国的稳定,更关系“天下意识”的推演。三件事解决之后,柴荣大帝接手后周,已经没有了内部的反对力量,所以能够致力于解决北汉、淮南、契丹问题。 且说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在郭威颠覆后汉的战争中败北,逃回兖州大本营,一直心惊肉跳。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新兴的王朝后周。他前前后后,出尔反尔,种种迹象表明,已经乱了方寸。 开始,有个反对郭威的人跑到兖州来投奔他,慕容彦超将这个人抓起来,送回了朝廷,这是在买好郭威。 随后,慕容彦超又派使者入朝进贡,再一次表示臣服,也是在讨好郭威。 郭威则担心他有疑惧,给他写了一份诏书,内中开诚布公地说:“今兄事已至此,言不欲繁,望弟扶持,同安亿兆。” 这里的“今兄事”仨字理解不一,可以是第一人称指郭威自己,意思是“现在我老哥的事”,也可以是第二人称指慕容彦超,意思是“现在你老兄的事”,还可以是第三人称,指后汉,“今兄”可能是“令兄”,指刘知远,因为慕容彦超与刘知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意思是“你哥哥刘知远开创的大汉国事”。但不论怎样,都不难体会郭威这番话的实在。现如今,我的事情已到这个地步,不想多说啦,只希望你能鼎力扶助我,共同安定亿万黎民百姓。 后来,郭威没有因为慕容彦超对隐帝的忠诚而批评他,反而拿着这个说事,表彰了他。他决定给慕容彦超加官,加为中书令,让他升格为国务大臣,依旧要他镇守兖州,做他的泰宁节度使。 诏书说,汉朝丧德,君主年少,听用谗言,所以在危急关头,召爱卿奔赴宫阙。那时节,爱卿疾驰而来接受命令,只用了两夜便赶到京城,这真是拯救国家危难而不顾惜自身啊!听到君主召唤而不等驾车,这是孔夫子的教诲,你做到了。等到上天结束汉朝国运,你的军队在京师郊外溃散,投降的将领、溃败的军队,一个个接踵而至,爱卿却掉转马头,直接返回兖州。对于国君,对于时势,你都做到了有始有终。这才是古语所谓“危乱见忠臣之节,疾风知劲草之心”啊!如果为臣者都能做到爱卿这一步,那么有国家的君主谁不想任用!……如果对汉朝三心二意,又怎么肯对周室忠信不二呢!爱卿由此而有恐惧,不也过分了吗!爱卿只管尽心竭力,安民体国。事奉朕的节操,如同事奉从前君主,这样,不但黎民获得平安,而且国家也依赖于此。朕只想肯认爱卿的表率作用,从未议论过移镇撤换。朕之由衷诚言,都在这里啦! 我认为郭威这一番话应该是肺腑之言,此中并无权谋欺诈之心;或者说,至少表现了诚意,大家仍如同往日平安相处,不想撕破脸皮。 而慕容彦超在犹疑中做了一个不自量力的决定:反。 ●北大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学者金纲宋史研究数十年心血之作,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对盛世王朝大宋的全部想象,从阅读宋太祖开始。全景再现赵匡胤开天辟地五十年的历史故实,以正史为坯,以野史为料,“复盘”历史现场众多诡异难言之处。“文”中带点野气,“史”中加了活力。 ●扫除陈桥兵变的阴谋论假说迷障,正视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历史转折。 ●精美装帧,收藏级品质。膜银卡封面+五色印金:色彩鲜明,呈现金属光泽,自带低调的奢华;锁线精装:牢固耐翻,典藏佳品,书架上的格调担当;瑞典轻型内文纸:耐久不易发黄,轻盈可摊开,给予完美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