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典藏版)(精)
ISBN: 9787553806198
第一编 悟道 曾氏是一个很看重“道”的人。“道”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所以老子说:“道之为 物,惟恍惟惚。”但中国古人的语境中却最喜欢用这 个字。大致说来,“道”所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指 规律、法则,一指方法、途径。通过所经历所看到的 事物现象,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法则,或去探 索其中所启示的方法、途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端思 维。 这种思维,不是一般人都具有,只有勤于思考、 善于思索的人才会去做;所思维的结果,有的或许就 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领悟、探索很难,用准确简洁的 文字去把悟出来探出来的结果表述,也很难。苏东坡 说,许多东西他已了之于心,却不能达之于口。连苏 东坡都有这样的遗憾,何况一般人?说不定就因为此 ,人类许多领悟、探索出的东西没有记录下来传播开 去。而这些消失了的领悟与探索,其中说不定有许多 真正的人生智慧。 在笔者看来,留传下来的浩如烟海的书籍典册中 ,只有记录对天地人生之道的领悟与探索,才是最具 广泛长久意义的文字;其他的,则都有局部与时间的 限制。 曾氏日记中记下了不少他的悟道。曾氏既勤于思 索、善于思索,也有极高的文字表述能力。关于悟道 的记录,应属曾氏日记的最大特色,也是他的日记最 具价值之处。 曾氏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能干人。承平时代,他把 官做得好到堪称完美。乱世到来,他则把转型做到极 致。他为什么能这样厉害?除开早年的修身为他夯下 坚实的人格基础外,他还有一套处世应事的实际才干 。这种才干的获得,并非来自于天分,而是来自于他 的苦思力索。他在这种苦思力索中悟出许多道理,探 出许多路子。这些来自于实践中的收获,不仅成就了 他的事功,也能给后人以实实在在的借鉴。 我们来看看他对高级官员的管理之道的思索。他 说一个高级官员的要务在两点,一为求人,一为治事 。求人有四类,求之之道有三端。治事有四类,治之 之道有三端。治之之道第一端是剖析。什么是剖析? 他说:“剖晰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 。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由两片而剖成四片,由 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 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 顸一丝之含混。”世上的事,不论多么巨大多么复杂 ,这样一分二、二分四地分下去,总可以变小变简, 就总可以找到解决它处置它的办法。 在曾氏这种管理者的面前,世上还有难事吗? 001.世家之可贵者 今天,曾氏迎来自己的四十八岁生日。此时的曾 氏,身份非比一般,祝贺其生日者自然很多,曾氏采 取一概辞谢的态度。对于这种态度,笔者深以为然。 当今社会,喜欢操办各种庆典活动,这正是“浮躁” 之病的一个主要表现。其实,这些庆典活动,绝大多 数都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是主客双方都劳民伤财,为 害远大于收益。 不过,生日这一天,家人、至亲以及特别密切的 朋友,小范围地聚一聚,借这个机会叙叙亲情友情, 也还是一件好事。曾氏在这一点上也显得通情达理。 他接受九弟的邀请,到九弟的军营吃早饭,同座的为 好友姻亲郭家叔侄与同年好友之子李瀚章。中午,九 弟又来到大哥处共进午餐。饭后,曾氏亲自将弟弟送 到船上。一路上,大哥对兄弟说:世族之家之所以可 贵的,不在于良田美宅多,也不在于储藏的书籍字画 多,而在于长辈能为子孙做榜样,在于多读书,没有 骄傲自矜的习气。 这一番话,是曾氏对世族大家身份的认定:不是 钱多物多,而是家族中的人员优秀。这使我们想起教 育家梅贻琦对大学的认定: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 。究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人是最重要的, 还是物是最重要的,答案是明了的。可在现实中,这 个问题的答案又常常被模糊,被混淆,甚至被颠倒。 类似这样的现象,人类社会时常发生。这就需要清醒 人不断地提示。 曾氏的这一番话,更是身为大哥的他对九弟的婉 转批评。(P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