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条旗下的茶叶蛋

星条旗下的茶叶蛋
作者: 方柏林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星条旗下的茶叶蛋
ISBN: 9787544759892

作者简介

方柏林,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翻译作品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布鲁克林有棵树》、《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担任**外多家报刊的撰稿人和专栏作者,并著有《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等书。

内容简介

中国胃 出国之后,发现到美国来的人如过江之鲫,美国 教育、科技、金融、医疗,都有人大书特书。说吃的 不多,食色性也,怎能不提? 中国曾经是一个生存经济的**。关于饥饿的记 忆,还留在不远的历史和残存的成见中。有一回我跟 同事史蒂夫去丹佛开会,晚上出去吃饭。出于好奇, 我点了从来没吃过的麇鹿肉汉堡包。史蒂夫好奇,也 点了一个。上来一看,真是很大,像是在“一切都大 一号”的德克萨斯做的。 没想到麇鹿肉并不好吃,我吃了一半就吃不下去 了。史蒂夫吃完色拉后,说要把他的汉堡包分我一半 让我吃。 我说自己的都对付不完。 他说你要是吃了,我妈会很高兴的。 我说令堂大人母仪天下,管这么宽?他说他小时 候,吃不下去饭的时候,他妈总是说,这么好的饭你 都不吃?有的**的小孩都快饿死了。史蒂夫是我们 部门*老的一个家伙。他小的时候,我们正忙着赶英 超美大炼钢铁,没饭吃恐怕是真。 今非昔比。到了美国,有很多习惯要改,不要怕 吃不饱,要怕吃太撑。我们学校食堂,对职工优惠, 每顿饭三五块钱,而且是自助餐。也不知是不是过去 的恶习所致还是怎的,我一直是“大胃王”。每次在 食堂,人们走过我的桌旁,都会留连地张望!我和他 们很多人同等食力,但身材比他们好。身材比我好的 ,只吃青菜、谷类和牛奶,不像我这样兼容并蓄。 当然了,吃美国食堂不过瘾。毕竟我们长的是中 国胃,大家还是喜欢下中国馆子。在纽约、洛杉矶这 些地方,**有的它们也都有。但在美国小地方,中 餐馆不是中餐外卖就是自助餐。中餐外卖的只是一个 店面,里面很少有人进来吃,而是食客打电话点餐, 餐馆送餐。这些饭菜味道通常都很差,饭馆通常为偷 渡客所开。很多人本来也非厨师,不过是下船后在别 人餐馆打工,学得差不多就自己来干了。 自助餐的饭菜货大量足,只不过和外卖店差不多 味道。很多饭菜,味道很像,芥蓝牛肉里能吃出虾子 的味道来,虾子里面能吃出咕咾肉的味道来。进了自 助餐厅,吃着这种看上去不同,实际上味道混杂的菜 ,再看看周围的白人黑人墨西哥人中国人,突然产生 了一种世界大同的幻觉。 我不清楚这串味是怎么回事。后来有**,我跟 一个以前做餐馆的中国人聊天,他说做餐馆真辛苦, 晚上歇得迟,早上一大早就起来做酱。我这才有些醒 悟,原来是菜里用的酱,导致菜的味道雷同。很多菜 不断在往外摆,如果慢慢切葱放酱油放糖,再寻思如 何排列组合,速度就*影响了。这可是一个快餐和速 食流行的国度。我在《**混乱》(A Perfect Mess)一书里看到一个说明杂乱能诱发创意的例子, 说一些**的大厨面前通常都杂乱地摆放一些佐料, 这些佐料的创意组合,让他们的菜产生出**独特的 味道。很多中餐馆显然是根据低档速食店的模式去经 营的,无所谓什么创意,只要快就好,但这也导致它 们的价格、档次上不去。 但中餐馆给很多刚来的中国人提供了一条生路。 那些偷渡客一开始就只能去这些地方打工。大部分人 奉公守法,不给当地社区惹事。留学生或配偶*非移 民身份限制,不能去校外合法打工,有时也去这种地 方打点黑工。这些年出来的留学生一来就买新车新房 。他们当然有的来自正经生意人家,但也不乏某些人 的子女,钱不知什么来路。生活里的各样光鲜,他们 恨不得贴脑门上,但是不清不楚的背景,却不会有人 说。一些人分明是拿着他人的钱上了台阶,却也会设 法让你看到他的“奋斗”,人骨子里都希望得到他人 的敬重。 餐馆的偷渡客,我有时候倒觉得*值得尊重。他 们有时候也*讲义气。我们过去在亨廷顿,有对小夫 妻经营一家小餐馆。小夫妻原本就是偷渡客,人** 好,每次中国学生举办活动,他们都慷慨赞助,积极 参与。你想办点正事,比如办中文学校,去联系官方 机构,他们反倒爱理不理。 我**的抱怨,是这些地方的菜味道太差。没有 办法,聊胜于无。到了**,还是偶尔去吃一吃这种 中国自助餐。我每到美国一个新地方,就问我们美国 同事哪里的中餐馆比较好。他们就说一二三四哪家比 较好,我就暗记下来,一个都不去。凡是美国人觉得 比较好吃的中国菜,中国人大部分都觉得不好。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