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思维

胜者思维
作者: 金一南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81
折扣购买: 胜者思维
ISBN: 9787559661715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 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2010年被评为“中华文化人物”。 曾出版《为什么是中国》《苦难辉煌》《心胜》《浴血荣光》等,2011年,其著作《苦难辉煌》获出版界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

内容简介

序言 人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有例为证:项羽当年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仍然不失为横亘古今的大英雄。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南宋词人李清照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读来,也是何等地酣畅淋漓、豪迈雄壮。 所言极是。但另一个事实也十分明显:人们踏上社会,没有一个是为了饮下失败这杯苦酒。项羽当年起兵,也绝不是为了自刎乌江。允许失败,同情失败,痛惜失败,甚至某些情况下以悲剧般的情怀惋歌失败,并不意味着真的追求失败。 甲午战败,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镇远”管带林泰曾自杀,继任管带杨用霖自杀……能够阻止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的《马关条约》签订?庚子事变,李秉衡受命抗击八国联军,京城从皇帝到百姓都对其寄予厚望,但刚到通县张家湾他就自杀,留下遗书——“天下事从此不问罪臣”,就可躲开《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结局? 以死亡规避失败的人,即使一死了之,也无法了断败局。 什么都可以替代,胜利无法替代。 不论哪个时代,不管从军、从政、从商,谁人不想以胜者的美名留存千古? 但自古以来,胜利的美酒何其珍贵,而失败的苦酒却往往上一杯接下一杯。 于是人们在办公室里总结出各种经验体会,在书店里摆上各类心灵的鸡汤,在墙上挂出眼花缭乱的名言、守则,设想通过把控规律、掌握诀窍而“不战屈兵”,“一招制敌”,轻松获胜,以致忘掉了拼搏精神的两大来源:胜利和苦难。 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 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我们今天的生活日益精致。房间内有空调恒温;外出有自备车代步;唱歌有高级音响保真;餐饮有长寿保健指南;出差不是高铁就是飞机;购买食品反复端详保质期;应对雾霾采购各种各样的设备;寻找学区房,构筑起跑线……日益富裕和优雅的我们,躁动也平静,直白也谦恭,较真也妥协,激情也温和,还有过往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刃吗?在千呼万唤无人响应的失败谷底,我们是等待救援还是寻路攀登?在星光璀璨、万众瞩目的辉煌巅峰,我们是纸醉金迷还是转身前行?我们心底里能否澎湃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底蕴? 生活多么美好,奋斗多么艰辛。 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结局。 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不知道结局。 正因如此,人们往往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性,悄悄改变结局。 成吉思汗说:“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 毛泽东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这就是胜者思维。即便在最黑暗、最失败、最无望的时刻,他们内心也有一杆胜利旗帜在呼啦啦飘扬。 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以这样的旗帜、这样的思维,古往今来的杰出胜者在历史上留下深深印痕。 让这样的旗帜、这样的思维,也在仍然艰苦奋斗着的未来胜者心中冉冉升起、不断产生。 第三章 领导者的战略思维(第一小节) 权力是衡量领导干部的标尺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结论中说过:“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可见领导者主要是对未来应有科学的预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 索福克勒斯说过:“世间最难以揣测的事物,莫过于人的思想和心灵。要想看清楚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权杖塞到他的手里,看他如何行权号令。”权力是衡量领导干部的标尺,整体中要把握关键,对抗中要保持原则。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时代是个普通的政治委员,不显山不露水,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恶习、有什么喜怒,就是跟着斯大林走,为斯大林欢呼。斯大林去世后,他开始和马林科夫争权,最后当选苏联总理,成为苏联第一把手。 在1960年10月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菲律宾代表发言抨击苏联在东欧的作为正是他们所反对的殖民主义时,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全世界大哗。 外交场合中,我们反复强调外交礼仪,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随地吐痰,西装、领带要按规范打理。我们讲了很多礼仪,还专门开了礼仪课。赫鲁晓夫在那种场合,用皮鞋后跟敲桌子,属全世界大忌。 美国人到现在还在回忆,赫鲁晓夫当年敲桌子用的皮鞋到底是他自己的还是旁边苏联外交部部长葛罗米柯脱下来递给他的。研究有关赫鲁晓夫拿皮鞋敲桌子的事情产生的国际政治的课题,说不定都能评硕士、博士。 后来赫鲁晓夫跟别人说过:“我是一个矿工的儿子,我永远不会做资产阶级的政客,我必须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在斯大林时期,他还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时候,没看出来他有什么问题。当斯大林时期过去,他的个性极度地张扬,这就是人的本质在权力中尽显。 例如,撒切尔夫人如果没有当选英国首相,可能就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当选英国首相后,被誉为“铁娘子”。 1981年,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命令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叫它福克兰群岛。 当时的英国国防大臣诺顿张皇失措地向撒切尔夫人报告:“糟了,他们的舰艇已经去了,我们来不及了。” 阿根廷距马尔维纳斯群岛不过几百公里,英国却远隔一万三千公里,完全来不及。诺顿向撒切尔夫人汇报,说这几个岛丢定了。撒切尔夫人只讲一句话:“这几个岛是我们的,必须把它们拿回来。” 整个英国的国家机器根据这句话开始运作。 撒切尔夫人从没当过兵,没有任何军事经验,但对武装力量的运用超过了许多男人。国防大臣张皇失措的同时,英国联合参谋部参谋长、英军的上将也给撒切尔夫人建议:“距离太远,这场战争我们很难打赢。” 英国的舰队出发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专门从美国飞往英国,温伯格说:“你们的舰队是去巡游的,英国的特遣联合舰队阵容浩大,还没到,就能把阿根廷人吓回去。”撒切尔夫人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是去武装巡游,你们是去进行一次严重的战斗。” 一个从未当过兵的人对战争的感觉如此之好,不知这种能力是从哪儿获得的。她也有最困难的时候,当英国的“挑战者”号运输舰被阿根廷的飞机发射鱼雷击中,正在下沉时,舰上有十九架英军的鹞式飞机来不及起飞。接到这个电报时,撒切尔夫人称:“这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候。”如果这条船沉掉了,十九架鹞式飞机会跟着沉入海底,英国人在南大西洋的空中优势将大大折损,仗就很难打胜,周围人都在看笑话。 撒切尔夫人称其为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候,同时也是她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间隔24小时,在“挑战者”号运输舰沉没之前,那十九架鹞式飞机垂直起降,全部飞了起来。 撒切尔夫人如果没有成为英国首相,由另一个人担任英国首相,那几个岛估计全丢了,正因为这位女士成了英国首相,人的本质在权力中尽显。这就是索福克勒斯讲的,要想看清楚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权杖塞到他的手里,看他如何行权号令。人的本质在权力中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