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语言

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语言
作者: 张洁编著
出版社: 上海人美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7.60
折扣购买: 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语言
ISBN: 9787558628023

作者简介

张洁,摄影、视觉文化研习者,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摄影理论与实务,摄影作品曾获“徐肖冰奖”。主要研究摄影类的专业杂志,其中以《大众摄影》作为中国流传度最广的摄影类杂志为主要跟踪对象。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活呈现出“去神圣化”“祛魅化”的特 点,逐渐朝向私人化的方向发展。在大时代背景下,对于身体的表现同样 也呈现出“私人化”的特点,大众开始呈现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克 里斯·希林在《身体与社会理论》一书中论述了想要真正地理解身体,就 必须深入体察形成这种趋势所处的背景,认为“现代性中的意义(meaning) 逐渐趋于私人化……要从各自的日常生活中找出意义(sense)”[41]。“私 摄影”的产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它使摄影艺术成为一种质问生 命意义与展开社会思考的手段。顾铮教授在《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当代 视觉文化研究》论述了“私摄影”在中国产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中国社会在走向城市化的同时,迅速地向大众消费社会转型,消费主义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了 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现象是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视觉图 像的展示成为制造欲望的重要表现手法。大众媒介的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 的一部分,大众获得摄影图像的便利性成为“私摄影”发展的基础。摄影 艺术为日常生活中的年轻人带来了与他人分享个人感受的冲动,这一代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活呈现出“去神圣化”“祛魅化”的特 点,逐渐朝向私人化的方向发展。在大时代背景下,对于身体的表现同样 也呈现出“私人化”的特点,大众开始呈现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克 里斯·希林在《身体与社会理论》一书中论述了想要真正地理解身体,就 必须深入体察形成这种趋势所处的背景,认为“现代性中的意义(meaning) 逐渐趋于私人化……要从各自的日常生活中找出意义(sense)”[41]。“私 摄影”的产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它使摄影艺术成为一种质问生 命意义与展开社会思考的手段。顾铮教授在《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当代 视觉文化研究》论述了“私摄影”在中国产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中国社会在走向城市化的同时,迅速地向大众消费社会转型,消费主义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了 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现象是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视觉图 像的展示成为制造欲望的重要表现手法。大众媒介的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 的一部分,大众获得摄影图像的便利性成为“私摄影”发展的基础。摄影 艺术为日常生活中的年轻人带来了与他人分享个人感受的冲动,这一代年 本书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厚的理论积淀,从中国摄影艺术的范本中,提炼出“身体语言”的精妙之处,帮助我们解读半个多世纪中国摄影特有的生态空间,引发诸多深度的联想和思考,有趣且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