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精)/梅毅说中华英雄史
ISBN: 9787545531688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在最物质的城市深圳,在资本市场最前沿,闲暇之余,他一直奋力笔耕,著有《赫尔辛基的逃亡》《失重岁月》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并获“鲁迅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2005年开始,他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在中国互联网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刀锋上的文明》《纵欲时代》《亡天下》《极乐诱惑》等多达五百万字的作品,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称,是IP时代全国性知名历史作家。同时,他又是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梅毅话英雄”系列主讲人,中央电视台四套《文明之旅》常驻主讲嘉宾。
兵权释于杯酒 宋太祖“一手硬、一手软”的对内统治方针 登基不久,赵匡胤两次亲征,干掉和他叫板的两 个人:镇守泽潞的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驻地在扬 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本来先送李筠和李重进一人 一顶“中书令”的高帽子,就怕他们两个首先捣乱。 封官的使臣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根本 不见,马上要起兵。李筠左右切谏,这些人倒不是害 怕主公“造反”,五代时换“皇帝”如走马灯一样, 一家换予另一家并不稀奇,参谋们的本意是让他缓缓 神再观察一下,不要轻举妄动。 李筠之子李守节泣谏父亲不要给“大宋”添乱, 新君即位,最恨的就是首先出头的前朝“忠臣”。起 先,李筠听劝,置酒张乐,大摆宴席,请宋朝使臣相 见。但双方刚刚落座,李筠忽然命人于壁上高悬后周 太祖郭威的画像,并亲到像前下拜,悲不自胜,泪下 如雨。 如此,李筠左右谋士一时皆惶恐不安,忙向赵匡 胤的来使解释:“李令公饮酒过多,表现失常,请勿 怪罪。” 宋使也不好说什么,本来太监就胆小,特别是出 使到“敌营”的太监,自然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赵匡胤听得使臣回来一五一十地禀报,仍不想直 接兴兵,亲自写诏“慰抚”,并召李筠之子李守节为 皇城使(寄禄官,类似内务部管事的虚衔),以示对 李氏父子的“无猜”。 李筠得诏,即遣其子李守节入朝,本意实为派儿 子入朝侦伺情报。此招甚怪,既然反心已定,何苦要 搭上儿子一条性命,亲送其人虎口? 得知李守节入朝,赵匡胤也出乎意料,迎头就问 :“太子,你怎么来了!” 李守节大惊失色,忙跪地叩头,哭诉道:“陛下 您怎么这样称呼我,朝中肯定有人讲我父子的坏话! ” 赵匡胤倒有帝王气度,徐徐言日:“我听闻你数 次劝谏你父亲,皆不为其所听。你父亲遗你来京,是 想让我杀掉你,彰显我的不仁,他也好有借口起兵。 你回去吧,转告你父亲:我未为天子的时候,你父亲 想做就做;既然现在我已为天子,他何不为了我而做 出小小的退让呢?” 赵皇帝此语,语重心长,既无威胁,也无要挟, 甚至有些哀求的意味在里面。 当时,北汉“皇帝”是刘钧,他家的“后汉”天 下原为“后周”所夺,因此一直与中原政权为敌。听 闻李筠要造反,他马上派人秘密联系,相约共同举兵 。 再说李筠听了儿子回来后的一番汇报,又知北汉 将派兵马来援,遂下决心,马上命幕府文士书写檄文 ,四处散发,历数赵匡胤“篡位罪状”,同时遣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