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底线思维
ISBN: 9787513674348
古语云:“出言有尺,嬉 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 德。”在现实生活中,懂得 把握分寸、控制尺度的人, 往往有更高的修养。在他们 心中,始终有一把“尺子”, 既量德行也量品格,既量别 人也量自己,既量是非对错 也量真假善恶。 有了这把“尺子”,他们 的言行便有了规范,做人做 事便有了底线——什么话可 以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 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都可以拿捏好分寸,而不至 于走弯路、走错路,甚至引 火烧身。 比如,有人喜欢玩“梗” 。当“梗”超越一定的尺度与 底线时,便容易伤害他人的 尊严。有一次,一位演员针 对一些文化艺术家的性别与 身份玩梗,结果引发了一场 公众对其言论道德和侵犯他 人个人尊严的抨击。 很多时候,我们脱口而 出的一些话,随性而为的一 些事,在自己看来再“正常” 不过,但是换个角度看,它 们可能已经“越界”,已经侵 犯了别人。很多人都会犯这 样的错误,事后却一脸的无 辜:“为什么会这样,我也 不是故意的呀!” 要避免类似的问题给自 己的人际关系、工作、生活 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心中一 定要有相应的“尺子”——用 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 要求自己。只有把握好做人 办事的尺度,才能走好脚下 的路。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 到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镜 头。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 之前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但最后却误入歧途,自毁 前程,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 握好心中的“尺度”。没有时 刻用心中的“尺度”去量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