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洞--舞弊防范与识别之道

走出黑洞--舞弊防范与识别之道
作者: 杨和茂//王霞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走出黑洞--舞弊防范与识别之道
ISBN: 7807282614

作者简介

王霞,山东泰安人,中山大学EMBA,曾任某投资集团首席理财师,现就职于全球500强企业中国南方电网旗下的广州南方电力集团。 多年来从事行业经济和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致力于迅速提升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使其结合中国本土优势与文化,跻身于世界领先水平。历任大型企业财务总监、多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制造企业常年财务顾问。曾先后在南方卫星培训中心、广州市指数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培训师,并为广东佳宝集团公司、广东省烟草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同济医药集团公司、广州市华通行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市富瑞斯鞋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绿美景园林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提供财务咨询与服务。 杨和茂,江西临川人。知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香港工商管理学院特聘客座教授。南方卫星、美国注册物流师协会、中国法务会计师认证中心、信息产业部、广东企业家协会、南方卫视特邀教授。兼任EIM(英国)管理咨询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培训师和高级顾问,常年担任国内数十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常年高级财务顾问。 曾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微波局、广东电力集团、广西电网、广西浩天集团、广东美的集团、太阳神集团、奥托昆普(芬兰)中山铜管、广东外经委、广东天贸南大集团、广州白云电器、统一集团(中国)、顺德瑞德集团、北京古淳服装、广东新南方集团、江苏万力股份、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广东德赛集团、惠州供电局等国内外数百家著名企业与机构进行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咨询与服务。 主要代表著作有:《卷土重来——经营财务管理之道》、《决胜千里——卓越成本管理之道》、《走出黑洞——企业舞弊识别与防范》。

内容简介

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利 用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等存在的漏洞进行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处理,其动机是 恶意地谋取企业财产。具体反映为当事人在计算、记录、整理、凭证、编表 、保管及有关业务处理中的特定非法行为。 在企业经济工作中,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存在,难免会发生一些制度上 未涉及到的经济活动,从而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 从产生的具体原因分类,可以分为制度性舞弊、理论性舞弊和技术性舞 弊三类。因管理上的原因,没有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虽有内部控制 制度但未能很好地有效执行,从而导致工作程序、计账算账等方面的舞弊, 称为制度性舞弊。凡违反经济核算原因或因故意钻取财务制度的漏洞而产生 的舞弊,称为理论性舞弊。凡在经济活动中因发票填制、材料收发、计量、 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方面发生的舞弊,被称为技术性舞弊。 造成舞弊的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其表现形式也各不一样。 原始票据中的舞弊游戏 1.原始凭证填制虚假 原始凭证填制虚假,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进行舞弊的一种行 为。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产生的最初来源,当企业发生一项业务时,会计人 员或相关人员应该把这项经济业务的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逐一反映完整 。但由于原始凭证是最原始的会计资料,因而具有数量多、内容琐碎、反映 金额大小不等的特点,对于一个业绩较好的企业,它的原始凭证是数不胜数 的。因此,有关人员会在这些繁杂的原始凭证中作弊,浑水摸鱼。而管理者 往往会忽略这些种类繁多的原始凭证。 例如,采购人员购买私人物品的费用计入会计科目“原材料”的原始凭 证,或者不交付原始凭证,这笔开销则“顺其自然”进入生产成本或管理费 用,舞弊人员的私报行为便被掩盖。 当企业的经济行为发生后,业务人员与会计人员交接凭证,舞弊人员会 虚增品种或项目、涂改单价,或者在凭证汇总时加计错误等,这些情形都会 造成舞弊行为的发生。 在依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时,舞弊人员会故意修改摘要、变换科目 等,造成舞弊事实。 有效防止会计舞弊的措施如下:核实凭证数据与原始票据数据、核实会 计科目的设置、审查原始凭据涂改的真实原因、核实跨期凭证(后附的原始 凭据的日期与凭证日期的差异)、核实原始票据的审核程序、审核原始票据 的真伪等。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