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上下经典插图评点本)

红楼梦(上下经典插图评点本)
作者: (清)曹雪芹//高鹗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8.70
折扣购买: 红楼梦(上下经典插图评点本)
ISBN: 9787545535785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 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 !)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补天济世,勿认真 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 )炼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 (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 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只单单 的剩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许多故事。 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 ,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 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锻炼后性方通。甚 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 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 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 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 ,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 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 ,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 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向那僧道说道:“大师, 弟子蠢物,(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 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 却稍通。(岂敢,岂敢!)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 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 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 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 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 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 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 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 纲。)到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 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 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 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 ”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 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锻炼过尚与人 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 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妙!佛 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债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 所谓游戏笔墨也。)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 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明点幻字,好! )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 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 《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 :“形体到也是个宝物了,(自愧之语。)还只没有 实在的好处,(妙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