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0.68
折扣购买: 那朵乌云要起飞
ISBN: 9787516834558
作者 蒋勋 福建长乐人,美学大师、画家、诗人与作家。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著有《孤独六讲》《生活十讲》《美的沉思》等作品。 毕飞宇 1964年出生,当代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曾获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推拿》《青衣》等。 编 者 王盛弘 1970年生于彰化县。青少年时期嗜读三岛由纪夫的著作,写散文、编报纸,着迷于文学、艺术、旅行、植物等,爱好观察社会万象。曾获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等,著有《带我去吧,月光》《假面与素颜》等。
毁容者/路内 硫酸厂最著名的毁容者叫“黄瓜”,这当然是绰号,至于真名,甚为普通,全厂两千号人中间至少有三个和他同名的,但那些人都不愿意和他同名,免得沾上了晦气。有了绰号,大家就不会搞混了。这挺残酷的,但不会比他的脸更残酷。 我就不细说了,那次事故发生在三年前,据说有人违章操作,害了黄瓜。肇事者本人已经被溶成了标本。 我和大飞在硫酸厂实习那两个月里,每天骑车到市区东郊,看到一片灰沉沉的厂房,看到夏季黑得发亮的公路,野花顺着坡道蔓延至远方。由于骑车的时间太久,大飞把一台收音机架在车后,我们俩可以听听新闻和音乐点歌节目。如果开到短波,在某一处拐弯地方,我们还能听到隐约的美国之声。这真是古怪。 有一天,我们在那鬼地方听得太久,忘记了上班时间,忘记了实习生的职责是给车间里的各种师傅打水。打水的情况是:每只手里拎三个热水瓶,在车间和锅炉房之间来回跑,大概有五百米的距离;全车间有一百个工人师傅需要热水,他们用这水泡茶泡药,洗脸烫脚,有时还洗屁股。总之,那天我们迟到了两小时,车间里的工人们守着二十四个空空的热水瓶,用饥渴的嘴巴臭骂了我们。最后,车间主任让我们滚到增压房去扫地。 “如果不扫干净,你们就去扫厕所。”车间主任说。 增压房是用来给空气加压的,那里没有硫酸,没有毒气,相对比较安全。我们走到增压房,看见孤独的黄瓜,在一间小屋子里待着,这是独属于他的休息室。 他的尊容,我们俩在食堂早已见识过。当时我们排队打饭,大飞恶狠狠地对食堂大师傅喊道:“给我来份凉拌黄瓜!”大师傅一脸诡笑,举起勺子指指我们身后。我们回头看见这张毁容的脸,差点没吓死。大师傅介绍说:“他就是黄瓜!”尽管有在场的工人指责了大师傅的无耻,但你知道的,管食堂的人总是嚣张。因为你饿啊,你为了能够多一点汤水和肉丝,你就得求着他们。这是一种不太好的传统。当然,暴揍厨子的事件也经常发生。 我记得黄瓜当时什么表情都没有,也没说话。后来我想,大概是他脸上呈现不出什么表情了。至于他为什么不说话,在不久之后的安全培训课上,那位嗓音尖利犹如宦官的男性科员向我们解释道,因为不遵守操作规程,不但导致黄瓜脸部毁容,而且嗓子也毁了,他只能发出一些气声。这时,黄瓜是作为违章操作的受害人出现的。 “如果你们的脸也毁了,就只能跟黄瓜一样住在厂里了。”科员说。 “住在厂里挺好的。”大飞故意做出一副无知的样子,“要付房租吗?” “不用。”科员冷笑说,“但那只是增压房边上的一个小单间,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不能用明火。最重要的是,不会有人来和你说话。像你这么一个小崽子,是受不了那种日子的。” “为什么不给黄瓜住宿舍?” “因为他晚上出来把女工吓昏过去了。”科员耸耸肩,像欧洲人一样遗憾地表示,“是他自己要求住单间的,我们不会那么不人道。” 大飞嚣张地指出了科员的逻辑问题,毁容了至少可以住工厂宿舍,何必拿小单间来吓唬我们,大飞并不怕女工昏过去,他最好所有的女工都平躺在他脚下并失去知觉。这样,大飞被当场扣罚了五块钱的实习津贴,因为他没穿劳动皮鞋。科员解释说:“我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让你在十分钟之内扣光所有的工资。如果你敢报复我,你将受到制裁。这也是一种安全培训。”于是大飞就彻底闭嘴了。 现在,当我们站在黄瓜的小单间前面,看着他的脸,感到有点难过,还是不看为妙。 我说:“大飞,黄瓜从来没让我们帮他泡过水吧?” 大飞说:“黄瓜从来都是自己泡水的。” 我说:“我爸说,像黄瓜这种情况,还是住在厂里比较逍遥。按工伤处理,国家会照顾他一辈子。如果到了社会上,会被欺负得更惨。” 大飞说:“听说他老婆跑了。” 我说:“那是必然的。” 我们向增压房走去,爬上铁梯,听到一些声音。这是化工厂常有的声音,待久了你就会听不到。大飞的脑袋上忽然挨了一下,低头一看是一只鞋子。我们回头,看见黄瓜站在铁梯下面, 一只脚光着。 “呀!”大飞急了,“就连你都敢欺负老子?” 大飞举着扫帚跳下去要和黄瓜拼命,而我不得不死死地拽住大飞,以免他把黄瓜打烂。说实话,那张脸已经不能再挨一拳了。这时,黄瓜狂奔到铁梯边上,指着一块小牌子,上面用圆珠笔写着三个字:漏,待修。一看就是维修工的做派——他们总是用很小的字来提醒你很重要的事,然后用很大的嗓门来骂你。 “什么漏了?毒气吗?”大飞喘息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 “压力空气。” “空气不要紧。”大飞说。 黄瓜摇摇头,拿过大飞的扫帚,伸直右手拎住扫帚柄,仿佛那是一个钟摆。他保持着这个姿势走上铁梯,再往前慢慢走了两步,这时,仿佛无形之中有一把利刃,扫帚被平齐地割断了。那个高度到我的大腿,到大飞的蛋蛋。我们俩全都看傻了。 黄瓜拿着半截扫帚回到我们身边,仍然用那种气声说:“二十五公斤压力。” “什么意思?二十五公斤压力怎么了?”大飞仍然不明所以。 黄瓜举举扫帚柄,讲话艰难:“二十五公斤压力的空气,漏了,就会这样。”趁着我和大飞发愣的时候,他扔掉了扫帚柄,捡回鞋子,走进他的小单间,言语不清地嘟哝着关上了门。我至少听见他说了一句话:白痴小崽子,去别的地方混吧。 ★ 九歌年度散文佳作,捕捉人性的微光与温柔。 书中收录蒋勋、毕飞宇、路内、颜择雅等34位作家的散文佳作,让人感动落泪又难以释卷。在事物的表象之下,总有我们看不见的内里。关于“家庭与自我”“生命与磨难”“世俗与自由”,生活的苦与乐,大抵也是如此。 ★ 一种闪耀希望的生命之光,一种充满韧性的人性之美。 这是34个孤独的灵魂,身处困顿却不甘妥协的人生故事。他们挣扎过、迷惘过,在充满笑与泪的生活中,获得救赎与新生。 ★ 小人物的悲欢与命运,展现丰饶的人生百相 江鹅、谢子凡的厌世求生自白,黃丽群的旅行书写,亮轩的中年处世哲学,郭琼森、平路、张曼娟铺述家的真相,蒋勋回首六十年来的家国时光等等。 ★ 风格迥异的一场文学盛宴 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倒叙、插叙、反转、悬念,故事跌宕起伏;还有蒙太奇的写作手法以及如电影般的镜头语言,让这些故事更加鲜活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