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向西敦煌向东/读者丛书

丝路向西敦煌向东/读者丛书
作者: 编者:读者丛书编辑组
出版社: 甘肃人民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5.36
折扣购买: 丝路向西敦煌向东/读者丛书
ISBN: 97872260543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山水兰州 习习 在兰州,山像护佑城的两道屏风,一南一北,相向而 立;源自青藏雪峰、一路汇聚而来的黄河从城中奔腾而过 。山高而水长,这使兰州的每一处看过去,都有山水点染 其间。无论城市如何拓展、如何繁华,人流如何熙攘,山 兀自不动,水兀自长流。当城市越来越相像、越来越要丢 失掉自己时,兰州却因着这高山和大河,有了永久的自己 的味道。 北山有福,紧邻黄河,一高一低,风景错落。水让山 软,山让水有了依靠。在兰州,因着这独特的地理,随处 都有这样的哲学。高山、长河,再加一道老老的铁拱桥, 古人宣纸上,磅礴的大山水,就在兰州了。元代的白塔依 着山傍着水,望过去一个城,还让山有了历史。喜欢在白 塔山远眺的还有那位画了《金城览胜图》的画家,他的目 光远远近近,笔墨浓淡深浅,一纸的老金城,给兰州人留 住了往昔和念想。你看,浮桥打开个缺口,河上漂过去一 个羊皮筏子,木塔巷的木塔高耸入云,辕门上飘着古旧的 旗子,方方正正的城墙外,桃树、梨树满枝繁花;握桥下 的雷坛河正翻着菊花浪——往昔的兰州城,错落有致、端 庄精巧。顺着画家的视线往对面看过去,再看过去,南山 挡住了眼睛。 北山文气。山上有文庙、文溯阁四库全书。文庙高瞻 远瞩,漾过去半城的书卷香。庙里依山而立的亭台楼阁, 与白塔山的飞檐走壁左呼右应。杂花绿树,四处清幽。石 碑、石像,林林总总的国学经典,时光穿梭、大儒往来, 人们去了这里,心静了、目光远了。据说,九州台是世界 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在这里坐落文溯阁四库全书的藏书 馆,再合适不过。厚厚的黄土,稳妥地盛放着历史上卷帙 最大的丛书,书有多少?约计6干余函、3万多册、近8万卷 。这么多的书,兰州人欣喜啊,穿城过去的黄河,像枕了 沉沉的一大疙瘩金子。 九州台为北山巅峰,往西有大青山、仁寿山、凤凰山 ,往东有白塔山、五一山、徐家山。各山连为一体,北山 若一条俯卧于城北的长龙。其间,白塔正对跨河的老铁桥 ,并与南山隔城相望,丰富错落的画面,构成兰州标志性 的历史文化景观。的古老是真的。南山离河远,上天便让 这里涌出清泉润泽百姓。五泉山,五眼甘泉。泉水滋润出 一山的青葱,树木也是老的,又有远至两千年前的古迹, 让人觉得兰州的南山要比北山年长。人们深爱城边这幽绿 的山,就让它做公园。很多兰州人在这里留有欢快的记忆 。九龙壁上的双龙戏珠,游乐园里的大秋千,童话般的旋 转木马。西线的山顶,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们的千万种奇妙 ……满山满公园的欢声笑语,回忆一下,眼前立刻有了情 景。池台水榭、虬枝盘曲,银白杨沙沙沙沙、摇晃一树银 叶子。渴了就喝泉水,摸子泉的水不喝,留给专程来摸泉 的大肚子媳妇儿,摸着石头得男,摸着瓦片生女。一山的 对联也尘俗热闹得紧,摸子泉边的对联道,“糊糊涂涂将 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玩够了山,要出山门时,又见山门上的对联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