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21.00
折扣价: 13.02
折扣购买: 旷野的呼喊小城三月/轻阅读书系
ISBN: 9787547035955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黄河 悲壮的黄土层茫茫地顺着黄河的北岸延展下去, 河水在辽远的转弯的地方完全是银白色,而在近处, 它们则扭绞着旋卷着和鱼鳞一样。帆船,那么奇怪的 帆船!简直和蝴蝶的翅子一样;在边沿上,一条白的 ,一条蓝的,再一条灰色的,而后也许全帆是白的, 也许全帆是灰色的或蓝色的,这些帆船一只排着一只 ,它们的行走特别迟缓,看去就像停止了一样。除非 天空的太阳,就再没有比这些镶着花边的帆更明朗的 了,更能够炫惑人的感官的了。 载客的船也从这边继续的出发,大的,小的;还 有载着货物的,载着马匹的;还有些响着铃子的,呼 叫着的,乱翻着绳索的。等两只船在河心相遇的时候 ,水手们用着过高的喉咙,他们说些个普通话:太阳 大不大,风紧不紧,或者说水流急不急,但也有时用 过高的声音彼此约定下谁先行,谁后行。总之,他们 都是用着最响亮的声音,这不是为了必要,是对于黄 河他们在实行着一种约束。或者对于河水起着不能控 制的心情,而过高的提拔着自己。 在潼关下边,在黄土层上垒荡着的城围下边,孩 子们和妇人用着和狗尾巴差不多的小得可怜的笤帚, 在扫着军队的运输队撒留下来稀零的、被人纷争着的 、滚在平平的河滩上的几粒豆粒或麦稞。河的对面, 就像孩子们的玩具似的,在层层叠叠生着绒毛似的黄 土层上爬着一串微黑色的小火车。小火车,平和地, 又急喘地吐着白汽,仿佛一队受了伤的小母猪在摇摇 摆摆地走着。车上同猪印子一样打上两个淡褐色的字 印:“同蒲。” 黄河的惟一的特征,就是它是黄土的流,而不是 水的流。照在河面上的阳光,反射的也不强烈。船是 四方形的,如同在泥土上滑行,所以运行的迟滞是有 理由的。 早晨,太阳也许带着风沙,也许带着晴朗来到潼 关的上空,它抚摸遍了那广大的土层,它在那终年昏 迷着的静止在风沙里边的土层上,用晴朗给摊上一种 透明和纱一样的光彩,又好像月光在八月里照在森林 上一样,起着远古的、悠久的、水不能够磨灭的悲哀 的雾障。在夹对的黄土床中流走的河水相同,它是偷 渡着敌军的关口,所以昼夜地匆忙,不停地和泥沙争 斗着。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到后来它自 己本身就绞进泥沙去了。河里只见了泥沙,所以常常 被诅咒成泥河呀!野蛮的河,可怕的河,簇卷着而来 的河,它会卷走一切生命的河,这河本身就是一个不 幸。 现在是上午,太阳还与人的视线取着平视的角度 ,河面上是没有雾的,只有劳动和争渡。 正月完了,发酥的冰排流下来,互相击撞着,也 像船似的,一片一片的。可是船上又像堆着雪,是堆 起来的面袋子,白色的洋面。从这边河岸运转到那边 河岸上去。 阎胡子的船,正上满了肥硕的袋子,预备开船了 。 可是他又犯了他的老毛病,提着砂作的酒壶去打 酒去了。他不放心别的撑篙的给他打酒,因为他们常 常在半路矜持不住,空嘴白舌,就仰起脖儿呷了一口 ,或者把钱吞下一点儿去喝碗羊汤,不足的分量,用 水来补足。阎胡子只消用舌头板一压,就会发现这些 年轻人们的花头来的,所以回回是他自己去打酒。 水手们备好了纤绳,备好了篙子,便盘起膝盖坐 下来等。 凡是水手,没有不愿意靠岸的,不管是海航或是 河航。但是,凡是水手,也就没有一个愿意等人的。 因为是阎胡子的船,非等不可。 “尿骚桶,喝尿骚,一等等到罗锅腰!”一个小 伙子直挺挺地靠在桅杆上立着,说完了话,便光着脊 背向下溜,直到坐在船板上,咧开大嘴在笑着。 忽然,一个人,满头大汗的,背着个小包,也没 打招呼,踏上了五寸宽那条小踏板,跳上船来了。 “下去,下去!上水船,不让客!” “老乡……” “下去,下去。上水船,不让客!” “让一让吧,我帮着你们打船。” “这可不是打野鸭子呀,下去!”水手看看上来 的是一个灰色的兵。 “老乡……”(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