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76
折扣购买: 与自己对话的3个维度/心理学经典文库
ISBN: 978750939155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我们毫不犹豫地认为,由 心理事件引发的过程是受快乐原则自发调节的。这就 是说,我们相信,这些事件的过程都来源于一种不快 乐的紧张状态,这种发展过程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紧张 状态——就是说,避免不快乐或产生快乐。当我们考 虑研究主题的心理过程时,为了把这一过程也考虑在 内,我们就把一个结构的观点引入我们的研究中;而 且,如果在描述那些过程时,除了对“心理地形学” 和“动力学”因素进行估计,还力图估计结构方面的 因素,那么我认为,我们将做出目前我们所能想到的 最完整的描述,并且可以用“心理玄学的”这个术语 把它们区分开。 对于考察我们关于快乐原则这个假设距离历史上 建立的任何哲学体系有多远,或者采纳了他们多少观 点,我们并不感兴趣。我们通过努力描述和解释在我 们的研究领域中那些日常观察范围之内的事实,就获 得了这种思辨的假设。精神分析研究的目的并不是想 确定它的优先性和原创性;快乐原则的假设所赖以建 立的印象十分明确,因此万万不能小视。另外,对那 些能告诉我们如此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快乐和不快乐感 受之意义的任何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我们愿意表达我 们的谢意。但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对 我们的目的做出任何贡献。这是心灵上最隐秘、最不 易看透的地方,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地要涉及它,但在 我看来,最不僵化的设定似乎就是最好的假设。我们 已经决定把快乐和不快乐与在心理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不受任何方式限制的一定数量的兴奋联系起来考虑 ;而且以这种方式把它们联系起来,即不快乐与兴奋 数量的增加相对应,而快乐与兴奋数量的减少相对应 。对此,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在感到快乐和不快乐的 强度与兴奋数量的相应的改变之间存在某种简单的联 系——鉴于心理学所教导我们的——我们根本不认为 ,它们之间存在着任何正比例关系:决定这种感受的 因素可能是在一定时期内兴奋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实验很可能在这里有用武之地;但是只要我们的研究 方式不受相当明确的观察指引,让我们这些分析学家 去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就是不明智的。 但当我们发现,一个像费希纳(Fechner)那样 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研究者,对快乐与不快乐这个主题 提出了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和精神分析研究迫使我们 接受的那种观点基本一致,对此我们就不能保持冷漠 了。费希纳的声明可在他的短篇著作《关于世界万物 和有机体进化史的一点看法》(1873年,第11部分, 附录第94页)中找到,原文如下:“就有意识的冲动 似乎总是与快乐或不快乐保持某种关系而言,我们也 可以认为,快乐和不快乐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状况 存在着某种心理物理学的关系。这就为我打算在别处 更详细讨论的一个假设奠定了基础。根据这种假设, 从意识阈之上产生的每一种心理物理活动,当它在一 定限度之外,接近达到完全的稳定性时,就会产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