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年代 : 1918,世界重启时

彗星年代 : 1918,世界重启时
作者: (德)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译者:简心怡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彗星年代 : 1918,世界重启时
ISBN: 9787549627257

作者简介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德国知名历史学者,曾于哈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和伦敦大学任职,现为柏林自由大学历史教授,并就任于柏林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18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史。

内容简介

1918年11月11*10点半,协约国*官哈里·S.杜鲁门正在琢磨德国人对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会是什么反应。这时他显然还不知道,就在当天早上,停战协定上的墨水尚未干透之际,福煦元帅已给所有前线部队发出一份电报:“从法国时间11月11*11点起前线地区中止一切敌对行动。”此后前线不再推进,*队坚守此前所占领的领土,禁止与敌方接触。

电报抵达前线需要一些时间。那时杜鲁门显然还希望继续战斗,直到德意志帝国竖起白旗:“我们不能去**德国的土地,不能去砍掉他们年轻人的手脚,剥掉他们老头子头皮,这真是太可惜了;不过我猜,留下他们为法国和比利时做50年奴工,应该*好。”他得意扬扬地总结说,自己在*后的进*中向敌人发射超过1万发*弹,“取得了一定成就”。他决定继续轰炸敌人直到*后一刻。附近另一支*兵分队也尽情开*,“仿佛他们想趁来得及的时候脱手剩余的**”。

杜鲁门所在之处不是**继续作战的前线阵地。战争在*后时刻仍旧夺去不少人的性命。9点半,英国**、利兹矿工乔治·埃里森在巡逻中被射杀。离11点还有5分钟时,在贡比涅西北几百公里以外的阿登地区,法国**、洛泽尔省牧羊人奥古斯丁·特雷布雄死于德*的**。正式停战前2分钟,加拿大**乔治·劳伦斯·普莱斯在比利时的中央运河附近倒下。

不过*终,法国本土时钟上的时针还是指向了“11”——这特定*子的特定时刻。它载于几位*事***和外交官员此前在巴黎附近的森林里所签署的停战协定,这些人凭借自己的签名,让这一时刻具有**性的约束效力。自此,一个罕见的**性时刻开启,它将为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终生铭记——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在1918年11月11*11点的所见所闻。

停战协定签署后没多久,费迪南·福煦就离开了贡比涅附近那块具有历史意义的林中空地。他以庄严的口吻形容这个从战争跨入和平的时刻:“继53周的激烈战斗以来**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平静。”而在给协约国*队的通告里,福煦也充满感情地赞美道:“(你们)赢得了有史以来规模*大的一次战争,并且捍卫了*神圣的东西:这个世界的自由!”他还补充道:“尽管自豪吧!你们为你们的战旗覆上了永恒的骄傲!后代会因此感谢你们的。”回到巴黎,福煦首先去爱丽舍宫拜访法国总统,然后赶往家中,他的妻子正等着他。但沿途到处都是向他欢呼祝贺的人,人们情绪激动,喜极而泣,元帅着实花了不少时间才应付过去。等到了家门口,福煦还得站在台阶上发表一通即兴演说。他的公寓里到处是琳琅满目的花束,多半是各界知名人士赠送的,但也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整个午饭期间,福煦还不时在窗口露个面,向聚集在街上的人群致意。

对亚瑟·利特尔(ArthurLittle)来说,他的幸福时刻已在前**,也就是1918年11月10*到来。这位隶属美*第369步兵团的*官获得**探亲假,做了一次特别的出游。他借了一部车,开往驻扎在朗格勒小城约8公里外的一支坦克分队。一到那儿,他便和值班*官取得联系。亚瑟向*官解释来意,后者邀请他一起吃午餐。接着,人们去叫另一位利特尔*士。这位年轻人来了,他在亚瑟面前立正站好,敬礼,开始做报告。然而说到一半,年轻人就顿住了。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位长者,好半天才恢复理智能开口:“天啊,爸爸!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别人告诉我你已经死了!”两人紧紧拥抱。

他们一同驱车前往朗格勒,给远在美国的孩子母亲发了电报。晚上两人好好吃了一顿,看了场电影,然后便在一家基督教青年会的旅社过夜。年轻人是直接从前线战场回来的,已经好几个星期没睡过*。他几乎是头刚一沾上枕头便睡着了。第二天一早,亚瑟必须走了,却怎么都叫不醒儿子。于是他让儿子继续躺在*上,他明白,现在儿子可以好好睡了,不会再有什么事来打扰他。那是1918年11月11*,而做父亲的知道,他的儿子不用再去打仗。

一战版《人类群星闪耀时》,揭露22个大人物成名前的隐秘生活

此书堪称一战版《人类群星闪耀时》,聚焦22位之后将影响世界的各领域人物,揭露他们未成名时的不同遭遇:作家伍尔夫、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纳粹指挥官鲁道夫·赫斯、越南国父胡志明、圣雄甘地……

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从希望到*望的彗星年代

此书展示了1918年这个少被关注但初露倪端的关键转折点,窥视此后世界格局变动的苗头:失落革命青年将掀起独立革命,战败士兵则成长为纳粹杀人狂魔——人类历史从未如此混乱,也从未如此耀眼!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齐荐,四大洲媒体追捧,英国《金融时报》年度好书

一战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此书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捷克、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古巴、秘鲁等不同**的媒体报道,英美大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联名**,*是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2018年年度好书。终于,这本席卷世界的书要来中国了!

?回首一战结束百年:这个世界变好了吗?

一战刚刚结束100年,此书的出版恰好满足读者对一战的好奇心或纪念情绪,*是带领我们审视自己:100年后,人类进步了吗?世界变得*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