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

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90
折扣购买: 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
ISBN: 9787556808540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 《红瓦》、《*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德、*、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馀种,其中有**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奖、宋庆龄文学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金*奖*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一 这座青灰色的住宅大楼前,是一片废墟。大概几 年前有一座楼因为太破而被摧毁了吧,满眼残垣断壁 ,碎砖破瓦。这里的孩子们,谁也不愿到这里玩耍— —它太荒凉沉寂了。 却有一个小女孩常常独自一人走到这里,坐在断 壁上,双手托着很秀气的下巴,朝废墟前的一条不知 通向何方的狭窄马路上眺望着。 应该说,这个十一二岁的女孩长得很漂亮,皮肤 白净,没有一星斑迹,一头柔软的黑发,是那种乌黑 乌黑的黑,鼻头优雅地往里一勾,一双十指细长的小 手显得柔软而安静。她的脸上隐隐地流露出一个十一 二岁的孩子似乎不应该有的忧郁。在那淡淡的细眉下 ,一双幽潭般的黑色眼睛里,透出一种无声的光芒。 这种光芒使人觉得这个孩子在热切地、可怜巴巴地渴 望得到一种谁也无法说得清的东西。那薄薄的嘴唇和 低垂的嘴角,又显出了几分嘲弄、尖刻和执拗。 她就这样孤独地坐在暮色中的一堆废墟上。没有 声响,没有伙伴。陪伴着她的,只是一朵从瓦砾中弯 弯曲曲长出的淡蓝色的小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那座青灰色的楼里走出 ,眨动着浑浊的总是流着眼泪的眼睛。她张望了几下 ,然后向小姑娘蹒跚而来。老人穿着旧的但很干净的 藏青大襟衣服,发髻上插着一枚深绿色的玉簪,黑裤 子未免短了些。她面容和蔼、安详而厚道。 她是女孩的爸爸**刚请来的老保姆。爸爸和妈 妈离婚了,家里得有人料理一堆家务。老奶奶走到女 孩的身后,轻轻地叫道:“孩子,天黑了,该回家了 。” 小姑娘没有回头,依旧坐着,朝那条马路上眺望 着。 天黑后的马路变得那样朦胧,那样幽静,又是那 样深远。 老奶奶走近了一步。 小姑娘回头看了老奶奶一眼。我们立即看到,小 姑娘的脸上满是厌恶和鄙夷。这种神情使这位常年在 人家门下做保姆、听人使唤的老奶奶敏感地觉察到了 。老人不安地搓着僵直的手,不知道还该不该叫这小 主人回家了。 “饭烧好了。”老奶奶轻声说完,转身走了。 小姑娘耷拉下眼皮,把眼光从那条马路上收回, 低下头去,用鼻子嗅嗅那朵孤零零的小蓝花在晚风中 散发出的香气,又用手轻轻地抚摸了几下两片小小的 绿叶,皱眉头耸鼻子噘嘴巴地跟在老奶奶身后…… 二 老奶奶带着疑虑,与这个性情孤僻乖张的孩子开 始一起生活。尽管老奶奶万分地体贴、万分地小心翼 翼,小姑娘却仍然不能与她好好相处。就说吃饭吧, 小姑娘会吃着吃着,忽然莫名其妙地不高兴起来,把 筷子往桌上一扔,皱着眉头走了。有时地刚刚扫完擦 净,小姑娘就任意往地上扔纸屑果皮,那劲头,似乎 她老早就等待着老奶奶把地扫完擦净了她再尽情地把 它弄脏。她爱挑剔,说话刺人,常常毫无缘故地发脾 气。她与任何一个孩子也没有来往,独自上学,又独 自归来。“出去找他们玩玩吧。”一次,老奶奶见她 闷在屋里的时间太长了,好心好意地劝她说。她一咬 嘴唇:“管得着吗?”弄得老奶奶很难堪,一声不吭 地到厨房里去了。 老奶奶是个宽厚的老人。对于小主人的这些令人 气恼的举动,她不想太计较,尽心尽意地与她好好相 处:说到天边,她是个孩子!可是,终于有**,老 奶奶觉得实在无法与这个孩子再处下去了。 事情的引起,是那块挂在窗上的窗帘。 不知为什么,小姑娘总是整*把西窗上的帘子拉 着,弄得屋里黑乎乎的。老奶奶每*打扫房间的时候 ,总是习惯地顺手把窗帘拉开,并且打开窗子透气。 小姑娘一回来,就把窗子“咣”地关上,随即把窗帘 “呼呼”拉上,一连几天,这样一拉一收的。老奶奶 觉察到小姑娘已经很生气了,就不再去拉开,但心里 挺纳闷:这孩子也真怪!难道窗外有什么看不得的吗 ?撩开窗帘往外瞧,不远处,是个五颜六色的儿童娱 乐场,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着,有的坐滑梯,有的荡 秋千,有的走铁索。他们的爸爸妈妈或用力帮助他们 推动可以转动的飞船,尽心地让孩子们感到快活;或 守卫在铁索下,不住地叫着“当心当心”,双手举着 做出随时托住掉下来的孩子的样子。(P0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