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京沪穗江浙名校名师联手教你)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京沪穗江浙名校名师联手教你)
作者: 陶云//王迪//王力鹏//张豪//黄慧等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34.00
折扣购买: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京沪穗江浙名校名师联手教你)
ISBN: 9787515356570

作者简介

陶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市骨***。从教30年,敢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2015年、2018年所带学生均获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名。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出版有《人大附中**作文与名师导引》,多篇论文荣获北京市一、二等奖。 王迪,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对作文教学颇有研究,所辅导的学生累获“春蕾杯”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出版有教学随笔集《头五年:一路奔跑》《在北京四中学作文》,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获得广泛好评。 王力鹏,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副主任,北京市骨***。课上喜欢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注重呵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善于将教学重点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交流和启发中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文本深处。 张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江宁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编订组成员。荣获“全国**语文教师”、普陀区首批“拔尖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篇论文获奖,出版著作多部。主张语文教学联通阅读写作,提高语言运用与审美能力。 黄慧,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被多次聘为广州市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区中心组成员。从教21年,教学成绩突出;所指导的学生多人获**、省、市、区级学科竞赛奖;多次承担市、区统考评卷组长工作及省、市、区公开课,参编12本教学教辅资料。 杨友红,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晓庄学院特聘“国培”专家,中国名师大讲坛主讲教师,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审专家。多次荣获江苏省教科研**个人、第二届“语参杯”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楼红,杭州市余杭区塘栖第二中学**、校长,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5522”名师工程学员;担任“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杭州市中语会”理事;曾参与十余个立项课题的研究,在全国、省、市各类活动中开设多次公开课。

内容简介

第二节 让笔下人物活起来 聚焦到对人物的描写,我要教你一些方法,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先体会一下这个小片段,看看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老板娘便抄起刀,码好冬瓜,娴熟地比好薄厚,“切这块,行不!”妈妈点了点头,她巧妙地用力一剁,再轻微收了下刀,一个圆滚滚的冬瓜块便从刀尖滚落到案板上,她又用刚吹好的塑料袋将其带入,起身走到秤旁。明媚而刺眼的阳光斜照在她红红的脸庞上,“那啥,一块七毛二,就算你一 块五吧。”她爽快地说道。然后站在那用来收款的有些发黑发旧的小木桌后笑着跟我们说慢走。 不到200字的描写,一个利落干练、热情爽朗的卖菜大嫂的形象便印入 了脑海。你一定会对这位同学的描写赞叹不已,但同时又会有些失落,我 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我笔下的人物为什么总是缺少特点,平淡, 不生动,不吸引人呢?你不用苦恼,现在我就教给你一些写人的记叙文要用到的方法和技巧,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你笔下的人物也会鲜活生 动起来。 **个方法,开篇先声夺人,让人物活起来 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你要写谁,这个人物出场亮相要吸引人,不可宛转模糊。你可以通过声音或某个场景带入,这样起到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 :这样的作文题“* 的人”,有位同学的拟题是“*爱我的人”,写的是她的姥姥,开篇是这样写的 : “滴……”的一声响,豆浆烧开了。一只布满老年斑的手掀开了豆浆机 的盖。豆浆的蒸汽冒了出来,鲜醇的豆子香气氤氲了整个屋子。“来,喝豆浆喽!”姥姥的叫声使我飞一般地蹿到了厨房…… 你看这个开头就是由豆浆烧开的声音和姥姥的声音“来,喝豆浆喽!” 带入的,短短的80多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一个爱我的、忙碌的姥姥的形象也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第二个方法,用精细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你要在行文中精细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外貌,以突出人物的典型特点 ; 抓住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行为。 以“*爱我的人”这篇文章为例来讲,小作者写道,现在姥姥回老家了,于是姥姥就经常通过微信与小作者保持联系。她收到微信后想象着姥姥发微信时的场景做了下面这样的描写 : 她坐在*边,身体柔软地弯成一弧,低着头,衣摆松松地垂在身体 两侧,略显年迈的背微微前倾,微皱的五官映着屏幕的荧光。她用时光雕刻出的略失水分的双手,捧着一部象牙色的翻盖手机,用大拇指一下一下地努力摁着按键。哦?她的膝盖上还斜斜地摊开着一本书,她一定又要给我发里面的优美语句了。她一定是出了许多错误,于是便一个一个地删除,重新来。直至每个标点都服帖地归顺在句末。 多感人的场景呀,小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姥姥发微信时的场景,身体柔软地弯成一弧,她前倾的背、略失水分的双手,还有捧着手机,用大拇指一下一下地努力摁着、一个一个地删除,这样一些具体的外貌和动作描写,把姥姥发微信输入文字时的艰难、缓慢以及对我的爱生动地再现出来。 第三个方法,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人物活起来 人物的语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写好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重要的。你可能会说,我也经常在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可为什么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反而会被批评人物的语言太多,太啰唆?那是因为你没有抓住写人物语言的一个原则 :要精不要多。人物语言只需要精彩的、有个性的几句话即可。比如有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心动的瞬间”,有位同学写姥爷的爱让他心动。 一个**,姥爷打电话来说,快过节了,想看看我。进了姥爷家的**句话,还是那十多年不变的欢迎词“我大宝子来了!”我强作笑脸,也并不指望姥爷能改变。刚坐稳,只见姥爷大步走向门口,拿下了外套,蹬上了鞋。一边穿一边说 :“今儿就在我这吃饭,我下楼买点菜,你们等等啊。”妈妈上前用手一拦,却被姥爷挡开。“没茄子了,大宝子*爱吃茄子了。我马上就回来,很快的。”我静静地体会姥爷的话,心弦怦然地被拨动。 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大宝子”是姥爷对作者的昵称,尽管他已经长大了,尽管他不满意这个称呼,但姥爷却固执地不做改变。这字里行间不由得就有种温情在涌动,在弥漫。这样的语言描写,话不多却很感人,人物形象也就鲜活起来了。 第四个方法,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你一定要明白,真实的、有个性的细节,会成为文章的亮点,成为文章的生命。 比如 :有位同学写他与父亲去看画展,父子发生了冲突,他具体描写了当时父亲的外貌、眼神和动作细节。 我*有些怒火了,不想让他再这样停留。干脆告诉他,我并不想看,也没什么人会喜欢那些古怪的画。他的眼皮忽然抬起来了,在厚厚的镜片后面睁得老大。他的手停住了,他依旧西装革履,走路的身影却驼背而瘦削。那一刻,他眼里的灯暗淡了,没有什么光泽,厚厚的嘴唇抖动着,好像要说些什么,却终没能发话。 “眼睁得老大”,紧接着是“手停住了”“身影瘦削”“暗淡下来”“嘴唇抖动”,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将父亲的吃惊、失落、隐忍的情绪真实地表现了出来。有细节的描写,人物才会变得真实、有个性。 第五个方法,用比较的方法让人物活起来 比较,可以拿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爱好、特长和他人比,即横向比 ;也可以写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在某一方面进行比较,即纵向比。通过横、纵比较,能把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出来。你描写人物时,在人物性格的选取上,要尽量避免相似的特点,因为如果一个人物有多维度,或几乎截然相反的性格(例如 :祖父在我眼中本是严厉寡言、不好惹的形象,但偶然瞥见他对着逝去的祖母的相片流泪端详、喃喃自语,才使我了解他内心脆弱温柔的一面),写出来会*有震撼力,很多时候也*加真实。比如,作文题目为“打开”,一位同学就采用了这种比较式的写法 : 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在部队,一年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子能与我相见。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关父亲的回忆可谓是少之又少,他在我心中是冷漠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就好似隔着一堵冰冷的铁门。虽然母亲在我儿时总会告诉我为什么每逢我过生*时,生病住院时,*需要他、*想他的时候父亲都不曾出现在我身边的原因——他在执行任务,保护着人民、社会、**的安全。可能是因为儿时尚且年幼,我还无法理解父亲的这些行为和母亲所说的话语,那道门也就被我用一把锁牢牢地锁上,不曾打开。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冷漠、刚强、有责任感的**父亲形象,紧接着,小作者进入正文描写,写父亲留给他的不同的印象。 8岁时,父亲转业回来,陪伴我的时间变多了。 “我送你吧。”清晨,吃过早饭,爸爸将书包递给我。“不用了。”我将书包猛地甩在肩上,留下一个匆匆的笑,便夺门而出,甚至没有回头,看看爸爸无奈而失望的眸子。快步走出楼后的**个拐角,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街角的凸面镜,却惊讶地看见身后几十步的位置,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立着。初冬冰凉的晨风中,一如剪纸。 这样的一个片段描写就与前文构成了比较,父亲形象也就丰满了起来,他并不冷漠,相反内心还很细心和温柔,于是我们就真正看到了父亲的伟大——同时保有一份保家卫国的坚毅和一份爱护妻儿的温情。 在描写人物时,要描写他的衣着、眼神、姿态、语言、动作,写他的所作所为,要学会抓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要写出人物性格的多维度——这样,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加触动读者的心灵。 TIPS: 本节介绍了5个让人物鲜活起来的方法 :**,开篇先声夺人 ;第二,精细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第三,使用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 ;第四,对文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进行具体、深入的描写 ;第五,用比较的方法写出人物形象的多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