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精)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精)
作者: 向阳//文珍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精)
ISBN: 9787536076761

作者简介

文珍:新疆人,出版社资深编辑。 向阳,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分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学院)。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受到叶成鹄、韩碧英、李宝珠、李博鉴等多位研究员、主任医师的提携和指导。1999年被评为中医副主任医师。 1989年到前苏联罗斯托夫,1994年到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中医针灸和皮肤病的诊治与讲学:多年从事临床及中医传统疗法的普及和推广。先后著有《实用中医皮肤病诊疗及美容技法》《传统中医美容法》《图解中医美容技法丛书》《百病灸治》《灸者健康》等,也曾参与出版过《中华药膳食疗学》《中国中成药优选》等著作。

内容简介

刑部尚书、文坛领袖王渔洋,确系《聊斋》最早 的赏识者之一,蒲松龄在王渔洋的姑父毕际有家坐馆 教书时,二人相识。王读到几篇《聊斋》手稿,大感 兴趣,便要蒲每写成一篇,便寄给他看,不仅看,还 加评点。书成后,王又写过题词:“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 时”。为《聊斋》手稿作序跋的,还有刑部侍郎高珩 、翰林院检讨唐梦赉等高官。《聊斋》最全的钞本铸 雪斋钞本出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最早最全的刻本 青柯亭刻本却出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出资者是 浙江睦州的知州赵起杲。钞本收文四百八十八篇,其 中有目缺文十四篇;刻本收文四百二十五篇,其中补 足了钞本的五篇缺文。刻本与钞本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迄今最完全的版本是张友鹤校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出版的会校、会注、会评本,共收录四百九十 四篇,另有附录九篇。 五百余篇构成的《聊斋志异》,总计五十余万字 ,最长的故事不过四千字,最短者不过二十五字。后 者见于《卷七》的《赤字》,记录“天上赤字如火” 的异闻。这种无故事的短篇,在《聊斋》中亦占了三 四成。讲故事的部分有写一夜梦境的《狐梦》,也有 写百年一生的《贾奉雉》。故事人物包括僧、尼、道 、贾、屠夫、木匠各色人等,最难忘的便是科举的男 人和言情的女人。 蒲松龄十九岁便中了秀才.而且县试、府试、道 试连取三个第一,功名似乎尽在手中了。孰料此后的 举业,却屡战屡败,到七十一岁时才按惯例拔贡,县 令赠匾慰问。蒲老秀才便作打油诗自嘲,诗曰“白首 穷经志愿乖。惭烦大令为悬牌。老翁若复能昌后,应 被儿孙易作柴”。几十年的科场历练,他自然熟则生 痛熟则生憎,痛憎而生笑骂。《司文郎》中,盲和尚 以鼻嗅文鉴定高下,不想欲呕之烂文都高中,再取主 考官之文来嗅,竞“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 ,直自下部出矣”,“向壁大呕,下气如雷。众皆粲 然”。《贾奉雉》篇,贾生屡试不中,戏于落榜卷子 中取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居然高中榜首。《书 痴》一篇,尤其值得说一说。郎生出自书香门第,积 书盈屋,苦读不已。偶得古人窖藏败粟,以为验证了 “书中自有千钟粟”;偶得镀金小车,以为验证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又从《汉书》发现剪纸美人,飘 然而下,自述姓颜,名如玉,以为验证了“书中自有 颜如玉”。不想,颜氏却点化他:“君所以不能腾达 者,徒以读耳”,要他不读书,否则即走。郎生不读 书,颜氏便授以棋琴术,又劝他外出交游,赢得倜傥 之名,又与他生一子。终因郎生不肯散去性命一般的 藏书,颜女士飘然遁迹。郎生因祸,藏书尽被焚烧, 不想,次年却高中得官。故事生动而反讽,道理近乎 玩笑,最打动人的还是飞来的美人。《聊斋》美人, 不外女鬼、雌狐、花精、仙女、侠女以至鼠精、蜜蜂 精,翩翩而来,翩翩而去,才貌双全,还精于持家理 财,很完美的理想情人。 《西厢》的故事太稀罕了,所以千百年来被一叹 再叹一写再写。古代的爱情,只在家庭之外,通常的 只能向青楼妓院去发生。《聊斋》言情而神异,也是 不得不如此。正因为是写飞来的爱情,所以笔墨极恣 肆灵动,又因为尽是参照人间世态,所以虽是人鬼恋 人狐恋,却逼真,有写实之魂。说到《聊斋》中第一 动人的女子,大概都会想到婴宁。婴宁是人狐结合所 生之女,在翠谷中被鬼母养大,天真烂漫,敢说敢笑 ,冰洁聪明。一出场,在踏春的郊野,便倾倒了王生 子服。婴宁笑其呆,与侍女笑评“个儿郎目灼灼似贼 ”,遗手中梅花在地上,笑语自去。王生拾花归藏. 念念不忘。再遇婴宁时,难免又是目不转睛。侍女向 婴宁点评他“目灼灼,贼腔未改”。王生以枯花示意 爱情,婴宁只说花,“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 兄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 王坦白是爱人,要夫妻之爱。婴宁问:“有以异乎? ”王答:“夜共枕席耳。”婴宁俯思良久,说: “ 我不惯与生人睡。”婴宁归告母日:“大哥欲我共寝 。”王大窘,急目瞪之,婴宁微笑而l匕。王说:“ 此背人语。”婴宁道:“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 处亦常事,何讳之?”这些话亦洁亦谑亦智。婚后王 生担心婴宁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 不肯道一语”。婴宁天生爱笑,张口笑,掩亦笑,在 自家笑.在婆家亦笑,平常笑,新婚礼上亦笑,“然 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又操女红绝 伦,又一笑能解婆母之忧释女婢之罪。后因小惩邻家 好色的家伙,婆母怨怪,便“正色,矢不复笑。故虽 逼,亦终不笑。然竞日未尝有戚容”。后来生子,还 在怀抱中的小儿,也“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 母风云”。蒲松龄真是好手段,从一“笑”字卜凭空 撰出一篇好小说。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