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记.3,蜃楼志

蛮荒记.3,蜃楼志
作者: 树下野狐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蛮荒记.3,蜃楼志
ISBN: 9787511374370

作者简介

" 树下野狐 本名胡庚,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居上海,为上海作家协会成员。 2001年7月开始创作的《搜神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开创了“中国新神话主义”的东方奇幻风格,掀起席卷**华人世界的“搜神热”。被誉为“本土奇幻扛旗人”。 代表作有《搜神记》《蛮荒记》《仙楚》等。"

内容简介

\"前言:那片莽苍壮丽的山海 树下野狐 1985年,一个美国人在旧货摊上花3美元买下了一张1676年的巴黎市区旧地图,4年后,这张旧地图的价格狂飙为1000万美元。 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帝禹率领***长伯益、测绘工程师竖亥和大章对中国进行了**次规模浩大的考察工作,撰写出人类*早、信息*丰富的一部国土资源白皮书《五藏山经》,内容包括南、西、北、东、中五大区域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人文活动场景95处。如果这一张真实地反映了4000年前中国面貌的“山海图”保留到了**,又该价值几何呢? 可惜这张古地图早已失传了,流传下来的只有文字。在中国浩瀚如烟海的典籍里,《山海经》是个***的异数。这部由《五藏山经》、《海经》、《大荒经》构成的古代地理志,一直是中国*具争议而又影响*大的奇书。它所记载描绘的,是一个光怪陆离而又神秘瑰丽的世界。那些山川河海如此熟悉,似乎都能在现代的中国一一找到对应,但其中的奇花异*、珍禽异兽却又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仿佛来自另外一个星球。 这个令司马迁不敢记述,却又让鲁迅梦萦魂牵的世界,困扰了中国整整4000年,它究竟是真实存在而又消失了的洪荒文明呢,还是仅仅是一个荒诞不经的史前幻想游记? 以中国人对历史一向恭敬严谨的传统来判断,我*愿意相信前者。或许,那场人类历**湮灭了太古文明的洪水,不仅卷走了西方挪亚方舟以外的一切,也卷走了《山海经》里瑰奇壮丽的世界。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竖亥和大章的脚步,铺开这张失传的太古地图长卷,回瞰那片莽苍壮丽的山海吧。 《山经》将中国远古各山按照其所在方位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类,《海经》与《大荒经》则按照东、南、西、北四大方向,将当时中国海内外的地理、邦国分为四大类。 中国尚五行,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了这个**而又平衡的美丽世界。地理版图也有其五行属性,东方属木,尚青;南方属火,尚红;西方属金,尚白;北方属水,尚黑;中央属土,尚黄。 而中国古代又素有五帝之说,即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在《山海经》中,频频能找到关于这五帝的传说。五帝之外还有五神,比如木神句芒、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等等。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依此作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五帝乃是远古五个*大的部落首领,五神则是五大祭司,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族统治了中国五方大地呢?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山海经》为何要如此划分古中国的版图了。 可以说,“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几乎渗透到了任何一个领域。比如中医将人的五脏六腑分成各种属性,心属火、肝属木、肾属水……等等,甚至经脉都有各自的五行属性。人生病时,不仅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该根据该器官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生克的原则,全面协调,均衡治理,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根据这个理论,我再作一个大胆的推断,每个人由于其自身生理结构的不同,具备的五行属性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些人可能肝呀、胆呀的木属性能特别强沛,因此他很有可能是远古时代木族的后裔,属于青帝的子民。有些人可能心啊、小肠啊特别健康,很有可能是远古时代火族的后裔,属于赤帝的臣民。 以此类推,可以得知在《山海经》的世界里,极有可能生活着金木水火土五大族,公元前3000左右的炎黄大战,黄帝打败了火族,*终统一了华夏大地,五族也就随之融合衍变,成为了中华民族。 《山海经》根据东、南、西、北、中五大方位,记载了五族的山神、怪兽和奇花异*,而其中许多地理、生物、民俗的描述,甚至已经**了现代中国的领土范畴。 当代学术界由此形成了极为通行的说法,认为它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许多丰富宝贵的资料。 甚至还有很多中外学者认为《山海经》所记录的不仅仅是古中国、或者古亚洲的地理,而是**的地理。近年来,关于中国人早在远古时期便已踏足各大洲的证据不断地被各国学者发掘、论证,并与《山海经》上的诸多记载一一验证。 先以《东山经》与《大荒东经》为例,美国学者默茨经过严密考察,论证《东山经》中所记录的四列山脉与美洲地形**吻合,并认为《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读到开篇一句:“东海之外大壑”,指的就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此外,加利福尼亚沙士太印第安族的十*传说又与中国的“汤谷十*”、“后羿射*”极为相似,加拿大、美国等地又陆续发现与甲骨文**相同的古代石刻文字……种种证据都指明,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人便已到达美洲探险,而《山海经》就是远古中国人真实的探险记录。 如果默茨推断的是真的,那么《东山经》描述的极有可能是自阿拉斯加、加拿大、北美到南美洲的西岸地理。依据“少昊国在大壑之中”的记载来看,传说中的东夷族**少昊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宗了。东夷以鸟为图腾,少昊*以百鸟的名称作为官名,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印第安酋长的头上都要插着鸟翎了…… 哥伦布和门罗如果看过《山海经》,估计要郁闷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领土争端,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西边吧。 《西山经》中*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昆仑山系。昆仑文化是中国文化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远古时代,它的统治者是白帝白招拒和西王母。在这片金族的疆土里,**山神的数目之多,是其他四个山系不能比拟的。 钟山的鼓、槐江山的英招、昆仑丘的陆吾、蠃母山的长乘、玉山的西王母、长留山的员神磈氏和少昊、符惕山的江疑、騩山的耆童、天山的帝江、泑山的蓐收……几乎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其中*值得玩味的是西王母、少昊和帝江。 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顶,每隔若干年,就会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历经岁月磨砺,她成为了中国神话里*为重要、*有权势的女性,孙悟空、**织女等等故事都与她相关。就连她豢养的*禽三青鸟,也成了中国诗词里一再出现的意向与典故。 在我想象中,她一定是当时金族乃至整个大荒*有权力与威望的女人,居住在*为巍峨高峻的世界之颠,举办的蟠桃会是其时各族贵侯、政要趋之若骛的政治派对……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山海经》里的昆仑山为何是如此的壮丽富饶,万物皆备,甚至被称为“帝之下都”了。 少昊挚天氏,又作金天氏,传说是白帝,还有个身份是上述提到的东夷族的**。可是他为什么会忽东忽西,相去万里,从世界之颠的昆仑移民美洲,作了印第安人的先祖呢?其中原由颇为耐人寻味,我猜想很可能与远古的一场政治斗争有关。 帝江是黄帝的兽身。远古的大神不少都是有兽身的,黄帝的兽身*为奇怪,圆圆滚滚,红红彤彤,六足四翼,却没长脸蛋,擅长歌舞,又叫作“混沌”。黄帝是土族的**,所以叫作混沌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为什么会居住在金族疆域的天山上呢?是不是天池或者喀纳斯湖的水怪?和现在的“馄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太过深奥,还是留给旅游局和美食家去考证吧。 金族的版图,我们还可以在《海内西经》、《海外东经》与《大荒西经》中得以应证。雁门山、寿麻国、流沙国等地的描写与我国西北部的雁门山、火焰山、戈壁等地极为相似。月氏、东胡等**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在此出现了。那片想象中荒凉苍莽的西域当时竟如此之繁荣,可见西部大开发由来以久,非一时之国策。 而晋朝以前,中国的南部一直是相对落后的“夷蛮之邦”,即使到了富庶繁荣的宋代,岭南等地还是贬谪官员的大本营。五千年前的大荒,南部“蛮族番邦”之多,也是其他各地不能比拟的。 结胸国、羽民国、讙头国、厌火国、贯胸国、交胫国、三首国、长臂国、不死国卵民国、小人菌人……单从这些国名,就可以想象其国民惊世骇俗的长相。不知道究竟是古人有所夸大呢,还是古代中国真有这么多肢体残缺的国度。 但总体来说,《南山经》、《海内南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中描写的南部地理、民风还是与中国南方颇为吻合的,甚至很多学者认为其辐射涵盖了东南亚、南亚等广大地区。 举几个例子。中国有“四灵神兽”,东方是青龙,属木;西方是白虎,属金;北方是玄武,属虎;南方则是朱雀,属火。朱雀又叫凤凰,百鸟**,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然而这种传说中的祥瑞神鸟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接近的形象应该是孔雀,产自印度。 而凤凰的典故*直接与印度相关。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思是“灭渡”,即“重生”。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重生,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 《南山经》中的丹穴山、南禺山记载了这种神鸟,那么,这两座南方的山是不是在印度的境内呢? 再比如,《山海经》中还有多处提到了一种凶兽“窫窳”,对其长相却大相径庭,《北山经》“少咸之山”篇写道:“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不知道是何方怪物。 但在《海内南经》中,窫窳却是龙头,居住于浅水中,凶猛吃人,与鳄鱼何其相似!根据方位判断,这里的窫窳很有可能便是东南亚的鳄鱼。 关于此类描写还有相当不少,据此推断,五千年前的火族疆域很可能包括了东南亚、南亚的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当时的许多“番国蛮族”除了现今我国的少数民族之外,可能还有许多东南亚的民族。 其实,中国历代王朝对于东南亚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即便是国势相对衰微的宋代,前来朝贡的南方番国使者也是络绎不*,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为直接的、对东南亚的*事检阅与经济贸易,乃至于清朝闭关锁国之后,移民往东南亚的华人仍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影响力,终于遭后来的英荷殖民者所忌。 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臣服、往来,不仅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给文化也留下诸多印记。比如脍炙人口的昆仑奴故事等等。而当我们回瞰五千年的苍茫岁月,才发现这种渊源竟已如此久远。 《山海经》中关于北方地理、博物的记录,与中国北方、东北亚,乃至整个西伯利亚都极为吻合。 其中出现得*为频繁,又*影响力的地理关键词,当属“北海”。现代的学者考证后认为,《山海经》中的西海应该是指青海湖,而北海就是东西伯利亚的贝尔加湖了。但我认为,根据《山海经》以及中国其他古籍的众多描写来看,青海湖*不是西海,贝尔加湖就*加不会是北海了。北海*象是现在的北冰洋。 再让我们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地理学界一直认为,世界各大洲很久以前是并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才渐渐分离剥裂,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既然如此,《山海经》上所记录的那个古老的大荒为什么不能是尚未分裂的七大洲大陆呢?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山海经》许多的疑点就全部迎刃而解了!北海是北冰洋,西海是大西洋,**是印度洋,东海是太平洋。就连默茨等学者苦苦论证的东四经山位于北美大陆,也成了理所当然的答案。 让我们根据这个推断回瞰人类的历史,就在大禹率领***长测量好整个大陆以后不久,**地壳发生了剧烈变动,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大陆分裂成了七大块。接着,一场旷古*今的大洪水冲垮了一切。挪亚方舟被滔滔大水卷到了欧洲大陆,少昊及其臣民所在大壑、乃至整个美洲移到了东边几万里之外的汪洋中,而亚洲大陆上,大禹率领百姓,开始对抗这场几乎毁灭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洪水…… 除了北海,关于远古的“北大荒”,*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词还有烛龙、列姑射山与夸父追*。 \"◆问世近二十年,影响几代人!东方新神话主义开山之书! ◆“本土奇幻扛旗人”树下野狐至高代表作《搜神记》正统续篇! ◆继承《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中国古典作品的**特质!以史诗般的笔调再现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洪荒时代,重构瑰丽雄浑的中华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