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修行三阶(余秋雨定稿合集)
ISBN: 9787559645456
日常心态 一 经过终极思考,还要回到日常生活。 起点和终点“首尾相衔”,构成了具有神奇生命的 八卦涡旋。如果起点和终点分列两端,永不见面,那就 成了一条寒碜的单线,时时有可能断裂。 因此,我们就要在本书结束前说一些“日常心态” 了。这是一种“深入”之后“浅出”的家常口语。只要 读过前面的章节,一看就明白。 二 一个人经历了修行的长途,日常心态与以前会有什 么变化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修行者,明明活在今天,却在大 城市里穿着芒鞋,披着麻袍,捋着长须,说着他们想象 中的那种半通不通的文言文,拒绝理发,拒绝洗澡,拒 绝与一般人谈笑。这样,他们就把修行当作了一种剥离 日常生活的显摆,在基点上就搞错了。就像一条鱼,本 想选一种更特别的游动姿态,却一下子弹跳到了沙岸之 上,孤傲而又垂死地看着其他鱼群“随波逐流”。那波 ,那流,就是日常生活。 但是,既然修行了,确实也不能继续像往常一样“ 随波逐流”了,而必须有所脱离,有所放弃,有所断灭 。也就是说,应该产生常人所不易获得的“断见”。在 “断见”和“常见”之间取一个“中道”,那是公元三 世纪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的意思,也是公元前四世纪希 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更是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孔 子的意思。 那些在现代城市里讲文言、不洗澡的修行者,走了 “偏道”。那么多古梵文、希腊文、甲骨文、竹简文都 在劝他们,但他们听不懂。 可见,修行者未必是觉悟者。 三 那么,觉悟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态? 且分五点来略加阐述。 觉悟者的日常心态之一:回归家常。 我在上文论述禅宗时已经说过,世俗生活正是天地 万物的一部分,处处体现了真如天性。因此,真正的觉 悟者大多会回归最家常的生活,亲自烹茶煮菜,而且颇 为专注。写诗作文,也不再空论大势,而喜欢描摹起居 。 觉悟者回归家常,甚至留心茶炊,是基于两度看穿 。第一度看穿,是看穿了世间对种种高论伟业的盲目追 赶。这种看穿,大多让自己成了种种高论伟业的背叛者 、嘲谑者、拆卸者,而回归强硬的个性立场。但是很快 发现,这种个性立场也很值得怀疑,因为“我执”也是 一大迷误。所以就有了第二度看穿,看穿了个性和我执 。这两度看穿,使生命既摆脱了一座座追随庞大的空中 楼阁,又摆脱了一座座自闭小我的空中楼阁,真正落到 普通生态的土地上,寻找日常生活的扎实底线。因此, 他们端起了茶壶,点起了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