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动物笔记(2)(精)

诗经动物笔记(2)(精)
作者: 张晓失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诗经动物笔记(2)(精)
ISBN: 9787122343604

作者简介

张晓失,真名张小石,曾用笔名张小失。合肥人。作品《第yi个被录取的人》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语文教科书第yi册。热爱自驾游。馋蔬菜和鱼类。著有《闲烹袁枚的鱼》等图书五种。

内容简介

相信它总有一天会灿烂展现 人类有收藏的癖好,或曰天性?上世纪八十年代,火 柴皮就是一种藏品。但对于我们一帮小孩而言,收藏它是 为了在课间斗一场。 在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下,罕见的“凤凰”火柴皮最“ 值钱”,谁有它,能通吃其他伙伴的火柴皮。但后期的比 赛程序,你也可能输了这张“凤凰”,那是非常痛心的。 我就输过。迫不得已,攒零钱去买这种精装火柴,然 后把火柴全部掏出来,剪下包装盒的皮,揣兜里。第二天 上学,再斗。 凤皇于飞, 翙翙其羽, 亦集爰止。 (《大雅·卷阿》) 《卷阿》说的凤凰,未必不存在于当时。学者们所见 的早期凤凰形象,有距今约67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 “双鸟朝阳”象牙骨器,还有距今约7400年的湖南高庙文 化遗址白色陶罐上的凤凰纹。这两地的老祖先生活在所谓 的“原始社会”,彼此距离很远,却拥有相似的“凤凰文 化”,也许不是想象力的偶然重合呢? 我内心希望凤凰与龙、麒麟一样,都是曾经真实存在 的动物。如此,则更有信心对远古传说致以历史学、地理 学、生物学的敬意。因为现代人太迷信“科学”了,乃至 很长时间里,老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被蒙尘。而现实证明, 这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群体认同感绝非好事。《山海经· 南山经》说—— 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凰)…… 注意“其状如鸡”!后来民间关于凤凰的形象表现, 基本没远离此说。更准确地说,这个鸡应指公鸡,母鸡没 有那种气势。但鸡太生活化了,本身不能代表凤凰形象, 所以,如果凤凰是多种鸟类形象的集大成,肯定还有鹰、 雀等影子。这个猜测是基于古人虚构凤凰的前提,但我刚 才说了,我并不希望凤凰未曾来过中原、中国。《尚书· 益稷》道—— 《萧韶》九成,凤凰来仪。 这是说大禹治水成功后举行盛大庆典,凤凰来了。据 历代学者研究,《尚书》是上古重要的国家文件集,总不 会创造什么《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吧?那么大禹时代所 见的凤凰,很可能是真实的一种大而美的鸟。之后的《国 语》《史记》等典籍中也有凤凰出现的记载。比如周朝勃 兴时,宝鸡岐山有凤凰呜叫等,都是祥瑞来临的预兆。 在后期传说中,凤凰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因为它“ 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尤其最后 一个条件,几乎从根本上限制了凤凰进入人世。越是看不 见,越是增加神秘感,然后产生更多的传说。比如《尔雅 ·释鸟》中郭璞描述凤凰的特征是—— 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 就是说,除了过去鸟的形象集合,又增加了蛇、龟、 鱼的元素。至于“高六尺许”的根据何在?谁量过凤凰呢 ?传说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反倒不可信了。虽然我相信真 正的凤凰只是藏起来了。 当代人对凤凰形象的塑造十分精彩,尤其到了婚庆、 春节等时间,凤凰免不了要登台飞舞一番。它的绚丽中有 雄伟,吉祥中有欢乐。人们通常将凤凰与龙并列,意思是 阴阳和谐,龙凤呈祥。但在汉代以前,凤、凰是分开的, 前者为雄,后者为雌。所以当时男人多有用“凤”做名字 的。而今天名为“凤”者,基本是女性,且多是年龄偏大 的乡村女性。 美国有个凤凰城。但英语中的“凤凰”,与中国的凤 凰差距应该很大吧?西方的“龙”就是凶恶的妖魔。他们 的凤凰也许不坏,但吉祥意义不足,更多倾向于在战斗中 主持一下正义之类的工作,平时西方民间也不太在乎凤凰 形象。 所以,凤凰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类似龙的亲切感。虽 然我从没见过它,但,我相信它总有一天会灿烂展现。就 像《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姑娘,期盼孙悟空的到来一样。 每念及此,多少有点伤感。 P3-7 本书从《诗经》里出现的40种动物说开,联系古今文化,让它们更丰满、亲切,与我们的今天和过去有关。 本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全新视角,让《诗经》里的动物不再冰冷,而是穿越两千五百多年,来到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