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55
折扣购买: 认识一个古人再入睡(唐不闻带你睡前轻松阅读中国史! )
ISBN: 9787559463470
唐不闻,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出版有《帝国的兴起》《帝国的阴阳两面》《唐译<子不语>》《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等作品。所写的历史文章深入浅出,一气呵成,深受读者好评。
自 序 我决心写一些历史故事,大约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若干年前,我在微博上发了篇不到一千字的短文,讲《江南逢李龟年》的背景知识。有一条粉丝的评论令我颇为意外,他说:“要是我当年的老师这么教的话,我就不会不喜欢这门课了。”虽然他讲的是语文课,但我写的其实是唐诗。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文史哲政是不分家的。于是我想到,是不是很多人本来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只是缺少一些引导。 另一个原因是,网络时代,随时随地都能从各种渠道看到各种类型的历史文章,质量却参差不齐。讲起来,研究历史是有门槛的,但说历史没有。但凡翻过几页相关书籍,甚至不用翻,凭道听途说也能写一点历史文章。反正流量时代嘛,流量到手就行了,作者对读者负责已经成了一种宝贵的操守。与之相反的一个极端是,现在获取专业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办法,但是普通读者不是学术论文的受众,学者往往为了把学术神圣化和严肃化,也不太注意读者的观感。通俗一点来说,一个普通的爱好者,想在市面上读到一些既真实又容易理解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其实并不容易。 所以我想试试。这绝非说我已经写出了能达到这样效果的作品,但至少是本书的努力方向。 我选取了二十一个可能广为人知,可能甚少有人听闻的历史人物,有帝王,有权臣,有将相,有文人,并特意选了几个女性人物,因为在正史体系里,女性是绝少露面的,除非你是后妃,或者列女。在写每一个人物时,我也并非有意为他(她)全面作传,有时只选取某一片段、某一侧面讲述,目的是让读者增加一些对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兴许可以激发一点兴趣。 在各篇的篇幅上,我也并没有特别考虑平衡,非要做到长短一致。我本着有话多说、无话少说的原则,尽量把故事说透、人物说准,所以有些故事只有两三千字,有些故事则超过一万字。我将书名定为《认识一个古人再入睡》,却没有考虑读者的睡觉时间是不是固定,在此只能先说声抱歉。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书的观点和解读,可能和一些朋友的固有知识不太一致。万望理性对待,权当兼听则明。借用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前一段时间的话(大意):如果真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我想第一点,你得先开放你的心胸;第二点,你要学会接纳新的观点;第三点,不要盲目信从教条。历史学不是教人死记硬背的,而是教人思考的。 ◆睡前读历史,原来可以很轻松 这是一本读时很畅快,读完有收获的历史故事集。认识更多面的历史人物,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 21篇历史人物故事,21个专属表情包 2300年的“重量级”历史 不曲解,但可以多个角度,读更好理解的历史 和人辩论,还出了一本书的古代皇帝是哪位? “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发生过? 曾经的下属当了皇帝,这个职场该怎么混? 聊起育儿这件事,某大汉太后和某大唐皇帝都来争当反面教材! 不编造,但可以多问一句,接近更真实的历史 贾谊的人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后世不得志的天才们都会写诗怀念他? 后世公认的“穿越者”王莽,真的有传言中那么神吗? 正史里的关羽,也是“忠勇双全关二爷”吗? 不附会,但可以多些思考,也是读历史的意义 李白和杜甫的作品一定要分出高下吗? 霍光如果知道家族的结局,还会踏入长安吗? 夏姬真的有“倾国倾城”的能力吗? ◆每篇配备人物简历 用简历的形式浓缩每个人物的人生轨迹,历史知识点一看就会。 ◆延伸阅读 对于你的这些古人朋友,后世的人们有什么评价? 那些讨论、怀念他们的诗词文章,其中的感慨和你心中所想一样吗? 作者文章里提到的一些作品,原文究竟是什么样的? 每篇文末均配备延伸阅读,连接历史现场 ◆生僻字注音 无障碍阅读,保证一口气全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