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目标、途径与措施
ISBN: 9787517711780
康艳兵,清华大学博士,现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世界能源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研究工作,主持了80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熊华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节能战略与规划、工业领域绿色发展政策和技术经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吕斌,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政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承担了来自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等的40余项科研项目。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有以下几点。 一、分析了我国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现状,总结了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 工作进展,研究提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仍旧存在的三大问题,包括资源高 效循环利用观念尚未全面树立,协调一致、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尚待深化,基础能力建设尚需提升等。 二、总结了日本和欧盟等资源循环效率高国家的资源产出率、资源消 耗和循环利用现状,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在各项指标上与国外仍存在差距。 在归纳主要发达国家在规划目标、法律法规、经济措施、自愿行动、能力 建设等方面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借 鉴和启示。 三、以资源产出率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经济系统物质流模型、 资源产出率影响因素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终端产品需求驱动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中长期不同情景主要资源品种需求和资源产出率进行测算,并定量 分析了资源产出率三大影响因素及重点措施的贡献度,提出了“资源产出 率倍增计划(2020~2035)”愿景目标,及“十四五”资源产出率提高 30% 左右、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61%、生活垃圾最终填埋量控制在 1 亿吨等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主要目标。 四、围绕“十四五”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工作重点,提出要以2035 年 资源产出率倍增计划为战略引领,把握“六个坚持”,抓好三大任务、用 好三大载体、实施五大行动。其中,优化结构、降低产业部门资源消耗强度、加强废弃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三大任务是实现目标的基本路径选择,城市、园区、企业三大载体是推动工作落地的核心主体,循环型城市建设行动、园区循环化升级行动、绿色循环供应链行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壮大行动、垃圾资源化行动五大行动是补短板强弱项的创新举措。 五、针对新目标、新任务,提出应着力在观念、制度和能力建设方面 补短板,并给出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健全法律法规、实施约束机制、健 全激励机制、提升基础能力等具体政策建议。 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为资源循环利 用各项工作注入强大动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奢侈消费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转 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统一指引下,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正在迎来新的有利局面。本书是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