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读库(1703)
ISBN: 9787513325905
张立宪 江湖人称“老六”。新闻出版从业者,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并策划出版《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等。多年来,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
台湾来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舅台湾的二女儿蔓灵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留学。当时台湾地区与大陆不能直 接通信,必须通过第三方才能寄回来,信皮上要写三 个地址,最上边写大陆地址,竖写美国地址,横写台 湾地址。大舅写过好几封信,让二女儿从美国转寄, 她不愿意联系,始终反感父亲跟大陆这边拉扯。信中 写道:“昨夜父亲打电话,让跟你们联系,我就硬着 头皮写这封信……”地址写作“河南省灵宝县下矻乡 董家庄”,还是1949年“土改”前民国政府的行政区 划地名。收信人是大妗子的名字:席喜秋。落款日期 :1984年5月10日。 那时大表姐玉瑞住在偏沟村,小杰哥带着信从十 里外的董家村赶来,兴冲冲的,一掏口袋,信没了! 再翻,还是没有。瑞姐很着急:“这个信很重要,原 先联系不上,三十五年了,现在好不容易联系上,你 把信一丢就断线了!”小杰哥赶紧沿路返回去找,幸 好在新店村路边干水渠找到了。是他调皮,一路踢着 小石子,走着玩着给弄掉的。大路边干渠槽,石头垒 的,栽有两行杨树,信掉在干草窝里。 此后瑞姐一直把信保存着,方桌背后有个镜框, 信就塞在镜子后面,往三门峡搬家给弄丢了。三十多 年过去,瑞姐只记着那一句话:“我就硬着头皮写这 封信。” 瑞姐为写回信地址,专门跑到北朝村,看人家咋 给台湾亲人写的。要不是大舅那边来信,大陆老家人 是找不着他的。只知道在台湾,其他讯息一无所知。 瑞姐回信,大概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啥都不敢说 ,不敢写,简单写几句”。 此前,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书的四舅回过灵 宝一次。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 金门,那年三月,四舅去西安开学术会,顺道回老家 ,去了一趟灵宝县委统战部,打算开个证明,借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联系大舅。结果被人家动员给 台湾亲人写公开信,说大陆这边咋好咋好。四舅极不 情愿,回到家发火了:“用得着你了,叫你写信,用 不着你就批判你、整你,不写!”瑞姐最终也没写: “不是你想要说的话,好话咱说不出口。”那时民间 传说,写的信到台湾海峡上空,飞机一撒,就顺风飘 过去了。 此前此后,大舅还通过他的大女儿蔓菁从马来西 亚、美国、菲律宾发信。大女儿从事制鞋业,是一家 公司的副总,经常在这些国家跑。四舅也通过同校的 台胞,经在日本的朋友转信到台湾联系大舅。 表姐玉瑞回信半年后,邻村新店人捎回一张大舅 的彩照,还有二百美元。这人是大舅的小学同学,叫 赛旺,当兵过去的,退伍后,先做小本生意,后来开 糖厂,1980年改革开放到上海做大买卖。 那天,瑞姐把大妗子引上去。“人家老婆都老了 ,还穿得花里胡哨,台湾当地人,到那边娶的,”新 店人对瑞姐说,“你伯好好的,不用担心,人家跟咱 不熟,其他事没有说,就说在那边结婚了。” 回来的路上,大妗子一路抹泪。想当年母女艰难 度日,常有妯娌来劝:“你还等啥哩?趁年轻赶快找 个家Ⅱ巴,知热知冷有人疼,要不,往后日子可咋过 呀?”村里也有人说风凉话:“等一个大地主的儿子 ,值不值?就是回来也是该镇压的货色!”但大妗子 还是照样拾柴、担水、下地干活,拉扯两个女儿过光 景。 1960年大饥荒,两个娘家兄弟来了,哭着喊着说 :“姐呀,还是寻个家走吧,不为自己也为两个孩子 着想呀。咱妈下世时,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大妗子 怀抱泪水涟涟的瑞和芳,平静地说:“两个女子我能 养活大。” 瑞姐从小乖巧伶俐,上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升 高中全区分数考第一,但因大舅的海外关系,政审时 被刷了下来。这件事对瑞姐的打击太大,她待在家里 捂着被子哭了好几天。 漫长的十年动乱,大妗子白天劳累一天,夜里还 要陪着村里的“黑五类”挨斗,让她交代和台湾男人 秘密通了多少次信。这期间,两位表姐先后出嫁。大 妗子的二弟怕她孤单,就把小儿小杰过继给她养老。 七英寸彩照上的大舅,身穿浅灰色毛呢西装,系 橘红色领带,六十多岁的人了,仍容光焕发。瑞姐侧 身偷看一眼自己的母亲,头发花白。 大舅一家 1948年7月,大舅大学三年级放暑假回过一次董 家村,此后便杳无音信。那一年,大舅二十七岁,大 妗子三十岁,大表姐玉瑞六七岁,二表姐玉芳是第二 年五月出生的。 1949年3月,大舅来信说,外边世道乱,想回来 。大舅的父亲、我的二外爷去信:“回来没有好下场 ,你想法去台湾。”上海解放了,大舅就到广州中山 大学上学。广州又快解放,他就去台湾了。蒋介石“ 三带”:带部队、带黄金、带大学生。大舅在台岛没 有依靠,二外爷让找他的昔日十五军袍泽,找谁,找 谁,列有一个名单。 大舅到台湾后,还寄回一封信,写给他的七大、 我的七外爷。来信说,他已到台湾,不用家人担心。 七外爷回信:“你乖乖的,再不要来信惹是非了。共 产党势力大,你再说,小心人家去那边抓你!”后来 就再没有通信了。大妗子只记得其中说,他在台湾能 顾住三口人的生活。 大舅到台湾,上那边的大学,是后来的妻子卖掉 首饰接济的,她看上大舅的一表人才。她在一家纺织 厂领班当监工,大舅当小学教员,一年后他们结婚。 她告知大舅,她在大陆是结过婚的,河北唐山人,家 里从前很阔气,父亲是张作霖的粮食官,1949年1月 27日搭载太平轮去台湾,途中沉船,不幸遇难。 (P2-5) <p>“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