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36.57
折扣购买: 青年学子人文素养提升与历史阅读
ISBN: 9787203134435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从 祖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定位,进而 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是本节着重探讨的议题。 中华民族的昔日辉煌:胸怀宽广的汉朝和宏博多彩 的隋唐 在海外,当地人总把华人聚居区称作“唐人街”, 唐装、汉服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服饰。究其原因,恐 怕与汉唐两朝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辉煌时期不无关 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除了发达的农耕技术能成为体 现综合国力的要素,相对繁荣的商业文化交往也是国力 强盛的标志。两汉时期,繁荣的丝绸之路已成为推动当 时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一条坦途。汉宣帝神爵二年(前 60),汉廷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归 属中原版图。之所以要在这里设立行政机构,是因为它 打开了一条从中国到罗马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 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敦煌,往南可以到达大秦; 向北可以到达今天的俄罗斯、伊朗和哈萨克斯坦。汉武 帝时,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向西经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 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沿着这条通道 ,中国的丝绸被运到西方,据史书载,罗马的执政官恺 撒穿了一件绸子做的长袍上街,结果万人空巷。当时的 罗马人没见过丝绸,便把这种质地的衣服称作“天衣” ,并愿意付出大量钱财购买,导致中国的丝绸在西方与 黄金等价。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严重缺乏贵金属的国 家,古代流通的货币都是铜铁铸造的。 换言之,我国古代的金银主要靠进口获得,而换取 金银的商品就是丝绸,丝绸及丝绸之路在当时的战略地 位可见一斑。此外,通过陆海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术 、养蚕、铸铁、冶铁、灌溉等技术也传到西方。西汉时 ,由于铁器耕作技术的发明和灌溉技术的改进,极大地 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极大地促 进了人口的增长,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 过百万的城市。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传入中世纪 的欧洲各国,无疑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 文化生活的繁荣。尤其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百余年后 ,一系列人文主义作品被印刷装订成册,在欧洲传播开 来,如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君王论》、马丁·路德 的《九十五条纲领》、拉伯雷的《巨人传》、莎士比亚 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 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又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 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的造纸术为欧洲脱离黑暗的中 世纪立下了不朽功勋。因此,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为 汉朝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华文明在世界 民族之林光芒四射立下了汗马功劳。魏晋南北朝之后, 中国历史翻开了最华丽的篇章——隋唐时期。隋朝政权 虽然二世而亡,但文武全才的隋炀帝依然因其独特的文 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隋炀帝在 位期间,年号“大业”,意为要做经天纬地的事业。他 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为中国经济的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