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互联网寡头战争(BAT圈地运动与资本新格局)
ISBN: 9787308168052
王晓冰,原《财新周刊》副主编。 郭琼,财新网副总编辑、《财新周刊》副主编。 高昱,河南信阳人,1974年生。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编辑、主笔,《商务周刊》杂志主编,现任财新传媒副主编。
2.2 “独角兽"的冒险之旅 “我不谈商户、不写代码,主要工作是思考、读 书、与人交流。”2016年10月,美团点评CEO王兴, 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一周年之际接*了财新专访。 王兴一路创办过校内网(人人网前身)、海内网 、饭否网、美团网等网站,被喻为“职业创业者”。 他现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闲人”,寡言低调,减少 公开露面。 王兴的办公室就是通往会议室过道上的一张桌子 ,桌上摆着一台老旧的台式电脑和一堆书。在这张办 公桌之外,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公司( 外界通称美团点评),在员工、组织架构、产品策略 等各个层面,正经历着错综复杂的整合与聚变,也面 临着新的战略转型挑战。 成立6年的美团网和成立13年的大众点评网于 2015年10月8*宣布合并。一个月后,组织架构调整 方案出炉,双方业务条线归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 担任美团点评董事长,但实际不久后即“拿钱退出” ,主事之位交给了*擅长搏杀的王兴。 张涛的出局,为王兴放手整合美团点评创造了前 置条件。王兴在诊断盘面的基础上寻找新方向:一方 面,以切入C端(消费者端)为主的团购模式逐渐式 微,虽有外卖、酒旅及电影业务加持,但流量人口仍 需拓宽;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不断从线上向线下渗 透,涵盖吃、喝、玩、乐等消费场景的O2O领域是其 必争之地,美团点评的对手不再是本地生活或团购类 同行,而是*巨大生猛的BAT——从股东反目为敌的 阿里巴巴(对标旗下口碑网)、既是股东但也自成 O2O生态体系的腾讯、搜索流量口百度及其背后的OTA 霸主携程系。 王兴在2016年7月抛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观 点,断言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进入下半场,行业竞争 模式从外部竞争升级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将决 定各家的成败。紧接着,王兴宣布美团点评将以商家 IT化为切人点,从过去的C端转向B端(商户)战略。 美团点评为此进行第二次架构调整,聚合为餐饮平台 、到店综合以及酒店旅游三大事业群。 为什么要做商家IT化?美团2014年起陆续投资了 一些第三方ISV(独立软件开发商)。IT化*先在电 影行业进行实验,其内部孵化的猫眼电影于2016年5 月作价83亿元并表装人光线传媒(300251.SZ)。用 合并消除之前贴身肉搏的劲敌大众点评之后,王兴终 于腾出手来做细、做深业务,他想在餐饮、酒旅等行 业复制猫眼的成功,用IT手段改造行业,占据新风口 。 但各路豪强都清楚,商家资源是争夺的核心,美 团点评想打B端谈何容易。***口碑、百度糯米虽 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各有一套拉拢商家的生态能力, 甚至微信开放平台接人的餐饮商家数量都蔚为可观。 “下半场”概念抛出后,美团点评的**步是建 立餐饮生态平台,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接口, 吸引第三方1SV接人。然而*多的餐饮商家和第三方 ISV在摇摆。其中尤其是大型餐饮品牌将IT系统视作 命脉,轻易不依附互联网平台,比如海底捞每年不惜 在自主打造的IT系统上花费亿元,这使得餐饮品牌商 纷纷效仿。ISV们*是骑墙在各大餐饮平台之间,美 团点评不过是“其中之一”。 合并后估值180亿美元(约1200亿元),拥有2.2 亿活跃用户,*订单量1300万,凭借这一串数字,没 有人怀疑美团点评是一只O2O“独角兽”。但它的面 前仍是冒险之旅。王兴说:“我们在尝试。没有人能 ***确定做成什么样,不过我们已经明确目标。” 张涛让位 时光倒回一年前。“合并谈判只用了几天时间, 10月5—6*签的合同。”美团点评餐饮平台总裁王慧 文称。王兴给出了*具体的细节:2015年9月底双方 开始接触,国庆期间,华兴资本CEO包凡、张涛和王 兴三人分赴香港,*终在一家酒店里敲定了美团和大 众点评的合并协议。 2015年的“小巨头合并潮”后,58赶集的联席 CEO制度仅持续了6个月,*终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拿 到4亿美元,带领瓜子二手车团队另立门户;携程合 并去哪儿后,不仅付出高昂的补偿费,还在去哪儿宣 布私有化过程中发生剧烈的人事动荡,包括CEO庄辰 超在内的去哪儿高管人员几乎集体离职。合并暂时消 灭了竞争,但创始人之间的摩擦和博弈也十分微妙。 在王兴看来,怎么样退出和交易如何安排都不是 难题,*大的问题是要不要合。“我和张涛互相很了 解,要克服的障碍就是要不要做(指合并)。无疑, 合则两利。”王兴得出结论。 与58赶集等合并不同,美团和大众点评没有明显 的强弱势,双方业务不**重合,甚至差异较大。与 此同时,张涛执掌大众点评12年必不肯退,王兴*是 强势执着、不甘附庸。 张涛比王兴大7岁,他创立大众点评网也比王兴 创立美团网早7年。“张涛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 王兴说。 2003年,大众点评从商家点评等信息服务起家, 十几年间扩展为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团购、会员卡 、在线业务等)、酒店旅游、结婚、推广、外卖、预 订等多个事业部,到2015年年初其员工数突破8000人 。 美团则从*初的团购逐步拓展至电影、酒旅及外 卖等多个领域,覆盖1000多个城市,2015年其员工数 达到1.7万人,仅地推团队(地面推广)就超过1.4万 人。用王慧文的说法,就是靠地推把BAT挡在外面。 两家真正的对标交锋始于2010年。彼时大众点评 转向平台电商,美团团购业务则以月复合增长率71% 的速度迅猛增长,大众点评随即也上线团购业务,两 者均定位为本地生活服务商。 不过,除了外卖和团购业务,两家公司的架构差 异极大。合并一个月后,王兴宣布**次组织架构调 整:设立平台事业群、到店餐饮事业群、到店综合事 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猫眼电影 全资子公司、广告平台部等业务板块。在这轮调整中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原高管团队按照1:1的比例安置 成为新公司的管理层,不过餐饮、酒旅两大业务板块 是由美团系**。 “除了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大推广事业群 负责人李璟在合并之前离开,张涛在合并后转任董事 长,其他大众点评的核心高管基本没走。”王慧文称 ,两家整合并未造成外界猜测的管理层动荡。 调整架构、人员调动无非一纸命令,而深度整合 则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从竞争对手变成一家人,心 理门槛如何克服?重合的业务线要不要裁员?地方的 业务推进以谁为**? 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