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92
折扣购买: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研究:创新驱动视角
ISBN: 9787301349304
刘丽伟 ---------------------------- 刘丽伟,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世界经济。
(1)该书从“能力成长”切入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并构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作者结合创新驱动背景,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现代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内涵、机制进行科学界定和分析,深入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三大“能力成长”,即技术能力成长、组织能力成长、制度能力成长之间的耦合嬗变关系,为“能力成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该书对国外相关实践进行了深度剖析。作者结合创新驱动背景下世界农业发展状况,从技术、组织、制度层面透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之态势;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智慧农业”、丹麦“产业链农业”、日本的“第六产业”模式,深层次剖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内在机理,论证了“能力成长”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的重要作用。 (3)该书对国内相关实践展开了深层次研究。作者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显著成就,同时指出了现存的技术能力缺口、组织能力缺口及制度能力缺口,强调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必要性及紧迫性。选取上海建设“都市型智慧农业”、广东建设“南部创意农业产业集群”、湖南建设“中部创意农业示范区”、山东建设“东部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农业示范区”等典型案例,论证了三大“能力成长”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4)该书的实证分析方法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作者创新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变量是“能力成长”,着重分析了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能力这三大能力之间的耦合嬗变关系,并围绕三大能力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7年全国层面、2012-2017年各省层面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回归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影响。 (5)全书最后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建议。作者从如何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性原则分别运用于技术能力成长、组织能力成长及制度能力成长等方面,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向科技型、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公平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若干具有重要价值的洞见,给出了若干颇具指导价值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