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老屋(精)

河畔老屋(精)
作者: 潘年英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河畔老屋(精)
ISBN: 9787513331074

作者简介

潘年英,侗族,1963年生,祖籍贵州天柱,现居湘潭,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教授文学和人类学,业余爱好摄影和写作。有著作30余种出版,亦有作品被译成法文和英文在境外发表。代表作品有《木楼人家》、《故乡信札》、《伤心篱笆》、《扶贫手记》、《在田野中自觉》、《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等。

内容简介

Ⅰ 就在盘村公路的旁边,高高的计九山坡脚下, 盘江河谷西北岸一处突兀的半岛一样的巉岩上,一 片茂密的杂树林之中,矗立着一栋古旧的木房,那 就是我的老屋,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老屋是一栋两进三间的二层木楼,屋顶盖着青 色的土瓦,两边均有厢房。左边的厢房被我父亲改 造为火塘兼厨房,右边的厢房被我二弟用作猪圈。 房屋周围长着各种大小不等的果树和杂树。有些树 是人为种植和培育的,比如李树和梨树;有些则是 天然生长的,比如柿子和青冈。现在还能看到的树 ,有板栗、杜仲、柚子、李树、梨树、杨梅、棕榈 、青冈、柿子、拐枣、椿芽……而在先前,就还有 一些其他的果树,后来不见了。我印象*深的是一 棵造型奇特而优美的桃树。 那棵桃树生长在老屋里侧的一块菜地旁边。菜 地是一块高出路面约两米的台地。台地下面是一条 古老的青石花街路。由这条路走出去,上可通天柱 石洞镇,下能达剑河楠洞司,是附近村民往来于这 两个历史古镇的交通要道。那棵桃树就从那台地上 面的菜园子边上横着身子伸展过来,枝繁叶茂地覆 盖着路面。那时候,菜园子里边还有一股水,是从 百米开外的山湾里直接用木笕接引过来的,到菜园 子的台地之后自然跌落,形成一道小小的水瀑,瀑 下自然成塘,可以洗菜,洗衣服,洗各种生活用具 ,*可以用木桶把水担回家,供*常使用。在自来 水还没有进入木楼人家的年代,这股水几乎就成了 我家的自来水。它距离我家的水缸太近了,只有不 到三五米。而生长在水瀑旁边的桃树,春来桃花盛 开,姹紫嫣红一片,或者花落后浓荫蔽*果实累累 的样子,都能给这个水瀑或这村子增添一道格外迷 人的风景。 水瀑的另一边还生长着一棵高高的棕榈树。无 论是棕榈花开的时节,还是平常风平浪静的*子, 棕榈叶迎风招展或自由伸张,都有难以形容的温馨 和美丽。 这股水究竟具体是什么时候断流的,我已经记 不真切了。但我能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回到 故乡时,还能看到水瀑的飞溅。我甚至还有照片可 以做证,那是一张我和我侄儿盛汤在水瀑旁边玩耍 的照片,那时我侄儿才三四岁的样子,夕阳下我们 在水瀑边开心嬉戏,那动人的情景被跟我同来盘村 度假的一位同事摄入了镜头,定格为永恒的瞬间。 后来盘村家家户户都引入了自来水。我们家也 不例外。但我们家的自来水是用土办法自行安装的 ,没有享*到集体的福利。我三弟用一根胶管从老 屋背坡后面山顶的一处水源里直接把水接到家中的 水缸里,同时在老屋侧门边用水泥修砌了一个小水 塘——实际上,他只是把原来的老水塘往老屋移动 了两三米而已,水还是那股水,塘也还是那个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