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杭州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浮杯散坐一径通(龙坞茶镇探访)
ISBN: 9787556511761
画外桐坞画内香 孙昌建 1 梅雨时节进入外桐坞,这思绪和脚步都是湿漉漉的。 我在转塘镇上生活了40年,其中在袁浦有13年,要说 起上泗片,应该说还是颇为熟悉的,但要说起当年龙坞的 外桐坞,那跟我的生活好像没有直接的交集。比如说我在 袁浦教书的那些年,印象中一次也没去龙坞中学听过课, 只认识那里一位教语文的老教师,当年在上泗中学教过, 是颇有资历和特点的,曾一起去外省参加过工会活动。还 有一位在中学教过我体育的郭大川老师,曾经是龙坞茶场 的知青,他个子不高,但弹跳惊人,球风泼辣,篮球场上 是打后卫的,跳起投篮时在空中似可以停留片刻的。还有 一位我们小学的姚老师,也曾经是茶场的知青,这说起来 都是很有故事的。还有一位差不多是我的同龄人,打乒乓 的球友,我在读转塘小学时,他大概在读龙坞小学。早年 比赛他要略逊于我,后来走上社会后要胜我一筹了,因为 他学会了拉弧圈球,在当时弧圈球是先进技术,就像我学 会了高抛发球,一度也是先进的。 还有说起龙坞的地名,比如像叶埠桥、龙门坎、大清 里、葛衙庄等,好像又是经常挂在嘴上的。叶埠桥是离转 塘最近的,跟它相邻的有横桥、沈家弄等,初中高中皆有 同学在那里,他们的口音就有点接近龙坞了。龙坞人的说 话,其方言跟转塘人完全不一样,可能龙坞多山的缘故, 讲话的嗓音相对较高,而且会作惊呼状,以引起人的注意 。当时听到最典型的一句就是:哇,着鬼了(对),麻麻 (买买)香烟没(n)得,麻麻(买买)老酒没(n)得… …这当然是在“文革”年代,且这个话肯定是在代销店门 口说的。这家店当时在转塘桥头邮局边上的,那是转塘去 庙山必然要经过的地方,而要去龙坞那又必然要往庙山旁 边走过。 说到外桐坞,我们那时就知道有里桐坞,但好像说得 多的还是桐坞里,桐和龙的发音颇为近似,所以有时讲桐 坞里好像也在说龙坞里似的,但是我们又没有袁浦里或周 浦里这样的叫法,看样子这“里”和“外”还特指山区, 就像海岛上有一些地名是带一个“岙”字的。 话题回到外桐坞,我第一次到那里应该是在15年前左 右,那时还没有开始搞艺术风情小镇,但我确实是因“艺 术”而去的。那时我们朋友中有一对开画廊的夫妻,当时 就已经在外桐坞买了别墅,是的,别墅,那好像一共也就6 幢连在一起的别墅。其中相邻的一家是一位雕塑家住的, 因为他的院子里全是雕塑作品,也有一些残断的手臂。当 时印象中别墅周边还是乱糟糟的,而如果往更远的地方望 出去,除了茶山之外,还有一些极其难看的房子,主要是 厂房,但好像又不生产了,整个环境看上去是杂乱无章的 。 再后来去就看到了蔡元培。在农村的墙上能看到蔡元 培,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大概是因为蔡先生有以 艺术代替宗教之说。当年的西湖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就 是奉他的思想而创办的,包括他的女儿当年也在美院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