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32.6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我的红黑时代/季羡林国学大师斑斓人生书系
ISBN: 9787213074929
缘起 “牛棚”这个词儿,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它是否就是法定名称,却谁也说不清楚。我 们现在一切讲法治。讲法治,必先正名。但是“牛棚 ”的名怎么正呢?牛棚的创建本身就是同法“对着干 的”。现在想用法来正名,岂不是南辕而北辙吗? 在北大,牛棚这个词儿并不流行。我们这里的“ 官方”叫做“劳改大院”,有时通俗化称之为“黑帮 大院”,含义**是一样的。但是后者*生动,*具 体,因而在老百姓嘴里就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 黑帮”不是“白帮”。他们是专在暗中干“坏事”的 ,是同“革命司令部”唱反调的。这一帮家伙被关押 的地方就叫做“黑帮大院”。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三生有幸,也住进 了大院——从语言学上来讲,这里的“住”字应该作 被动式——而且一住就是**个月。要说里面很舒服 ,那不是事实。但是,像“十年浩劫”这样的现象, 在人类历****是**的——我但愿它也*后—— “人生不满百”,我居然躬与其盛,这真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我不得不感谢苍天,特别对我垂青、加佑, 以至于感激涕零了。不然的话,想找这样的机会,真 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我不但赶上这个时机,而且 能住进大院。试想,现在还会有人为我建院,派人* 夜守护,使我得到**的安全吗? 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 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 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 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 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是说得活灵活 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 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 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我曾有志于研究比较地狱学久矣。积几十载寒暑 探讨的经验,深知西方地狱实在有点太简单、太幼稚 、太单调、太没有水平。不信你去读一读但丁的《神 曲》。那里有对地狱的描绘。但丁的诗句如黄钟大吕 ;但是诗句所描绘的地狱,却实在不敢恭维,一点想 象力都没有,过于简单,过于表面。读了只能让人觉 得好笑。回观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 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令人目 眩神驰。读过中国《玉历至宝钞》一类描写地狱的书 籍的人,看到里面的刀山火海、油锅大锯,再配上一 个牛头、一个马面,角色齐全,道具无缺,谁能不五 体投地地钦佩呢?东方文明超过西方文明,东方人民 的智慧超过西方人民的智慧,于斯可见。 我**佩服老百姓的幻想力,**欣赏他们对地 狱的描绘。我原以为这些幻想力和这些描绘已经是至 矣尽矣,蔑以复加矣。然而,我在牛棚里待过以后, 才恍然大悟,“革命小将”在东胜神州大地上,在光 天化*之下建造起来的牛棚,以及对牛棚的管理措施 ,还有在牛棚里制造的恐怖气氛,同佛教的地狱比较 起来,远远超过印度的原版。西方的地狱*是瞠乎后 矣,有如小巫见大巫了。 我怀疑,造牛棚的小将中有跟我学习佛教的学生 。我怀疑,他们不但学习了佛教史和佛教教义,也学 习了地狱学。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在建造北大的 “黑帮大院”时,由远及近,由里及表,加以应用, 一时成为全国各大学学习的样板。他们真正是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我在北大四十 年的教学活动,没有白费力量。我虽然自己被请入瓮 中,但衷心欣慰,不能自已了。 尤有进者,这一群“革命小将”还充分发挥了创 新能力。在这个牛棚里确实没有刀山、油锅、牛头、 马面,等等。可是,在没有这样的必需的道具下而能 制造出远远超过佛教地狱的恐怖气氛,谁还能吝惜自 己的赞赏呢?在旧地狱里,牛头马面不过根据阎罗王 的命令把罪犯用钢叉叉入油锅,叉上刀山而已。这* 多只能折磨犯人的肉体,*没有“触及灵魂”的措施 ,*没有“斗私批修”“狠斗活思想”等等的办法。 我们北大的“革命小将”,却在他们的“老佛爷”的 领导下在大院中开展了背语录的活动。这是崭新的创 造,从来也没有听说牛头马面会让犯人背诵什么佛典 ,什么“揭谪,揭谛,波罗揭谛”,背错一个字,立 即一记耳光。在每天晚上的训话,也是旧地狱中决不 会有的。每当夜幕降临,“犯人”们列队候训。恶狠 狠的训斥声,清脆的耳光声,互相应答,融入夜空。 院外小土山上,在薄暗中,人影晃动。我低头斜眼一 瞥,知道是“自由人”在欣赏院内这难得的景观,宛 如英国白金汉宫前面广场上欣赏御林*换岗的盛况。 此时我的心情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简短截说,牛棚中有很多新的创造发明。里面的 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阴森刺骨。我们住在里面的人, **夜夜,分分秒秒,都让神经紧张到*高限度,让 五官的本能发挥到*高限度,处处有荆棘坑坎,时时 有横祸飞来。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的。 对门外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在全国进入牛棚 的人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但一定是成千累万。可是同 全国人口一比,仍然相形见绌,只不过是小数一端而 已。换句话说,能进入牛棚并不容易,是一个**难 得的机会。人们不是常常号召作家在创作之前要深入 生活吗?但是有哪一个作家心甘情愿地到“黑帮大院 ”里来呢?成为“黑帮”一员,也并不容易,需要具 备的条件还是**苛刻的。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