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20
折扣购买: 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
ISBN: 9787521740660
用图像作诗 《死神》(Commare secca) 我在一片巨大的桉树丛里和一个凝灰岩洞 穴的里面及外面拍下了《死神》的第一组镜头。 我试着越过角色的头顶去取全景,然后再像变魔 法一样地转到罗马EUR 区1 大楼的特写上。我 对这一做法的缘由一直闭口不谈,即便对制片人 而言,这也是一个秘密。可能是因为害怕面对郊 区那些没有历史的道路,也可能出于一种“仪式 感”,总之我希望重拾起数年前——准确来说, 是1956 年的那个夏天——的一个被打断的游戏 中的规则和情感。其实,我是在一个游戏中发现 了自己对电影的兴趣的,那时也是在一片树林里 :不是桉树,而是栗树,在帕尔马的亚平宁山脉 中无边无际的栗树林。我记得在小演员们的特写 画面背后,总有各种枝条和树叶,沐浴在一片柔 和的印象派光线中。我独自包揽了全部工作:剧 本、导演、摄像和剪辑,怀抱的热爱与一个十五 岁的小机械师对他的摩托车齿轮别无二致。我相 信自己就是在那时,对电影这种工具有了一种隐 约的熟悉感,仿佛与生俱来一般,感到了自己用 图像作诗、用摄影作赋的才能。 如今,这种印象转变成了一种关键的意识 :对电影和诗歌之间深层关系的意识。在一组摄 影镜头里剪辑画面,与作诗时的遣词造句别无二 致。我记得,那部小孩在森林里的第一次梦幻冒 险的影片中,我用诗句的形式写了字幕,而且很 押韵。对我而言,电影和诗歌间的关系是非常简 单的交流,可以概括为:我拍的这部《死神》, 从方法上看,完全是赤裸裸的。它在风格和技术 (为什么不呢?)上对我有用并让我真正感到必 要的唯一装备,就是诗意,如同写诗一般的风格 。 《死神》是帕索里尼的主题,赛尔乔·奇 蒂和我写了剧本,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还将执导这 部影片。我们比赛般地互相纠正:他修正我对笔 下人物的心软,我纠正他那些引人捧腹的过时知 识。可是我还是没有拎出真正的主线,没有理清 那个内涵丰富多变、难以捉摸的故事的真正意义 。当我被举荐去做导演后,我依靠的与其说是逻 辑,不如说是诗意,最终独自抵达了终点。至于 《死神》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的第一感 觉之模糊,如同云山雾罩,而随着云雾渐渐散开 ,我的想法也完全清晰了起来。事实上,电影的 主线就像云朵一样,转眼之间烟消云散:某个夜 晚,一个贫穷、悲惨的妓女被杀死在台伯河边。 官僚机构和警方的齿轮开始转动,但正因为是齿 轮,所以只围绕着自身转动。人们调查了动机最 明显的凶手。每个嫌疑人都有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这个仅仅为了几百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