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路上(精)/日知文丛

望道路上(精)/日知文丛
作者: 张广智|责编:周密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6.40
折扣购买: 望道路上(精)/日知文丛
ISBN: 9787554020890

作者简介

张广智,1939年9月生,江苏海门人。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西方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有《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西方史学散论》、《超越时空的对话——一位东方学者关于西方史学的思考》、《影视史学》、《世界文化史》(古代卷主编)、《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主编)、《现代西方史学》、《史学:文化中的文化》(后两本与张广勇合著,均为第一作者)等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评论文章180余篇。

内容简介

无花果树下 这些年,我亲历了申城 中心城区的变迁。最近,随 着新的静安区诞生,而闸北 区已悄然消失了,令人感慨 系之。我虽出生在乡下,但 我的青少年时代,人生中的 一段难忘的岁月,却是在闸 北区度过的。前几天,我路 过闸北区(噢,现在应当叫 静安区了),特地在中兴路 与公兴路的拐角处停了下来 ,放眼望去,如今此地新工 房鳞次栉比,早已不见当年 我老家的踪影,但儿时在老 屋中的故事,却情不自禁地 在脑海中翻腾起来。让我首 先想起的却是一棵树,一棵 无花果树,它就是我要寻找 的“心灵的图画”。 且把时空切换到20世纪 40年代的上海。黄浦江,十 六铺码头,嘈杂的人群,抗 战胜利后,我的父母来上海 打工,就带着我和大妹一起 到了申城。我家在闸北落户 ,住在北火车站附近。这里 被视为沪上的“下只角”,穷 街陋巷,房屋多为平房板屋 ,住着劳工阶层。我家老屋 也是板木结构的,阁楼上要 住人,但腰却挺不直,甚是 逼仄。唯一算得上阔气一点 的,就是屋后那个院子了。 我们小时候在这里做功课、 嬉戏玩耍,那可是我们童年 时的乐园啊。 其实,这个院子很小, 只有十来个平方米吧,初来 时是一块空地,杂草丛生, 瓦砾遍地,父母对这个小院 做了一番改造,用捡来的碎 砖铺地,南侧与西侧用竹片 编织成墙,另辟出西南一角 ,换土施肥,栽葱种蒜。不 久,小院顿时有了一点生气 。一天,西风乍起,已是深 秋时分,天已黑了,昏暗的 路灯映照着母亲急匆匆的步 影。母亲从家到工厂,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