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反抗一个平庸时代(增订版)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反抗一个平庸时代(增订版)
作者: 王小峰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5.52
折扣购买: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反抗一个平庸时代(增订版)
ISBN: 978754956902101

作者简介

王小峰,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作家,离开媒体后开始从事创意T恤工作。主编有《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著有《不是我点的火》《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不许联想》《沿着瞭望塔》《山上有神》等。

内容简介

★ 崔健:“如果说西方的摇滚乐像洪水猛兽,那么中国的摇滚乐就像一把刀子,我要把这把刀子献给你们。” ——《崔健:二十多年来》 ★李宗盛:“我觉得中国流行音乐不必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因为这边就是你的世界,有十几亿人,一定要先有音乐对这边的人有影响,再想世界。我们不必去在乎*本人、法国人是不是喜欢我们。如果我在中国是一个**的大腕儿,制作水准是***的话,他们会来找我,所以我不会想先得到西方人的认同。” ——《李宗盛:大陆流行音乐还没有审美标准》 ★罗大佑:“没有歌的民族一定很寂寞,音乐应该有种可延续下去的东西,就是力量。” ——《三访罗大佑》 ★廖一梅:“我想剥离开人身上的所有的伪装。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伪装的过程,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这样包装到*后,人就成了一个被其他人赋予无数标签的过程。我太想把这些标签一个一个撕下来,看看人究竟是什么东西了。” ——《廖一梅:从心里拧巴出一头犀牛》 ★ 贾樟柯:“你想拍电影,你要知道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里面,你的生活里发生的*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准暴力》 ★从周杰伦开始,大众已经不仅仅需要一个时代代言人,还需要一个时尚代言人,当年轻一代无法再为音乐赋予灵魂的时候,那就赋予时尚吧,把属于这个时代标志的符号放进去,这一样能成为流行。 ——《周杰伦:时代的符号》 ★Beyond的音乐呈现恰恰是把人生而不是时代抓住了,任何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基本的人生问题,他们的歌曲蜻蜓点水般地都触及了,带给年轻的人共鸣比歌坛教父们的影响来得*直接—Beyond很自然成了市场经济初期内地年轻人的心灵*汤。 ——《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汤》 ★ 持续观察二十余年,记录流行音乐**属于一代人的夏天——从业几十年的文化记者,一线专访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汪峰、朴树、老狼……细数他们的成长历程,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 探讨大众文化热点议题,掷地有声地记录娱乐至死的时代——从音乐到电影,从相声到诗歌,春晚、选秀、粉丝、音乐节……本书几乎囊括所有文化圈热点议题,对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娱乐至死的现状做出犀利的批判性分析。 ★ 用冷静、理性的视角,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什么是乐队?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摇滚精神?小剧场话剧为什么*到热捧?选秀节目的本质是什么?本书探寻文化繁荣背后的真实社会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独立、理性的声音。 ★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作者持续关注文化议题。如何找到采访的突破口,找到理解一个人、分析一个现象的钥匙,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如何找出人物、事件背后的社会脉络,从树木见森林,用文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书为年轻人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样本。 ★ 根据本书内容,全新设计“以偏概全”的个性化年表——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六十年大众文化发展轨迹,记住大众文化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