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冲破人生的冰河
ISBN: 9787550232129
刘墉,**作家、画家。籍贯北京,生于台北,现居美国。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文学、艺术作品八十余种,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应邀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在感动别人之前,先感动自己”“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 处事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三伏天,禅院的*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 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 这下真完了!好多*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 ” 一个多星期过去。 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苗。一 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点头:“随喜!” 你像我自己 “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请你节哀!”医生说 完,就走了出去。 她愣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接着颓然跌坐在 地上。 她没有哭,因为泪早已流干。 她没有站起来,因为*夜守在*边,帮着抽痰、 导尿、擦脓,她已经灯油将尽。 她呆坐着,直到邻*一声尖叫,才惊醒过来。只 见邻*病人的妻子,为了病人的一口痰塞住气管,急 得乱了方寸。 她仿佛看见三个月前的自己,丈夫初进医院时的 慌乱。偌大的医院,却要什么,找不到什么。医生护 士不足,连急救的人都没有。到后来,不得不自己学 着动手。 邻*传来病人痛苦而急促的呼吸声,长久的体验 ,使她知道已经有了危机。 她突然站起身,冲过去,把那人的妻子推开,一 言不发,以熟练的动作,为病人清除了浓痰。 呼吸平顺了,病人的妻子向她下跪,谢谢她的帮 助。 从那妇人的脸上,她看到自己。可不是吗?她们 都是病人可怜的妻子。她们的丈夫,得的是同一种* 症。 才办完丧事,她就赶往医院,义务指导那同病相 怜的妇人,各种急救的技术。 丈夫原来的*位,又住进了一位同样的病人。 她愈来愈觉得自己并不是**苦命的人,在帮别 人急救的时候,她竟觉得每个人的丈夫,都像是自己 的丈夫。 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个又一个未亡人,居然在她 的带领下,带领了*多的苦难者。 对这种病,她们比护士*内行,比医生*热心。 尤其可以肯定的是: 她们比别人*能了解彼此的心,且在这帮助他人 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丧偶之痛,得到了升华…… 不翼而飞的周记 把周记交出去,小菁真是又紧张又兴奋。 因为这篇周记不同,它是小菁听完一位名作家演 讲之后的感言。平常周记一两百字就解决了,这篇感 言却足足写了三千多字。 感言是夹在周记里交上去的,因为周记本子写不 下,小菁干脆誊在稿纸上。这是她平生*满意的一篇 ,小菁自信能得到导师的赞赏,何况那位作家,也是 导师心仪的。 演讲会上,小菁看到导师也在场,不但不断做笔 记,而且会后导师也排队上去请作家签名。 “如果导师发现我跟她的见解相近,该多高兴啊 !”小菁想。自从交出周记的那**,小菁就特别注 意导师的反应:“她一定会在上课时,给我一个会心 的笑!” 只是,将近一个星期了,导师好像**没反应。 “她一定会在周记里,给我很好的评语。”小菁 又想。 问题是,周记发下来了,什么评语都没有,那篇 文章却不翼而飞。 “难道导师弄掉了?搞不好学术股长把周记拿去 导师办公室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吹飞了?”小菁想了 各种状况,*后终于忍不住跑去问导师。 “你的文章写得不错,过两天还你!”导师笑着 说。 小菁放下心上的一块石头。可是愈想愈不对劲, 三千字的文章,需要看那么久吗?算算*子,到** 已经快两个星期,搞不好被弄丢了!也可能导师忌妒 我写得好,故意压下来。她不是也崇拜那位作家吗? 她一定是吃醋。 小菁愈想愈气,看到导师也就愈不顺眼。“瞧! 导师的眼神跟我一碰上,就奇怪地闪过一抹笑,不怀 好心的、鬼鬼祟祟的笑!”小菁决定,这次周记发下 来,如果导师再不把文章退回,就要找导师理论。 周记发下来了,打开周记本,仍然没有自己的那 篇文章,小菁立刻冲去了导师办公室。 “我正要找你呢!”导师笑着把文章交到小菁手 上……“**抱歉,让你等了两个星期!” 打开文章,翻到*后一页。看到上面的评语,小 菁浑身一震,两行泪水滚过面颊。 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