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四十一炮
ISBN: 9787533946692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生。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中国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以及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第一炮 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 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 、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 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 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 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 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 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 上出资修建。虽然紧靠着一条通衢大道,但香火冷清 ,门可罗雀,庙堂里散发着一股陈旧的灰尘气息。小 庙围墙上那个似乎是被人爬出来的豁口上,趴着一个 穿绿色上衣、鬓边簪一朵红花的女人。我只能看到她 粉团般的大脸和一只拄下巴的洁白的手。她手上的戒 指在阳光下闪烁着扎眼的光线。这个女人,让我联想 起解放前我们村子里的大地主兰家那片被改成小学校 的大瓦房。在许多传说和许多传说导致的想象中,这 样的女人,在夜半三更的时候,经常会在那片年久失 修的瓦房里出入,并且会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喊叫。 大和尚端坐在破败不堪的五通神塑像前一个腐烂的蒲 团上,神情安详,仿佛一匹睡梦中的马。他手里捻动 着一串紫红色的串珠,身上的袈裟,仿佛是用雨中淋 过的草纸做成,似乎动一动就会变成碎片。大和尚的 两扇耳朵上,落满了苍蝇,但他光溜溜的头皮上和他 的油腻腻的脸上却连一只苍蝇也没有。院子里有一棵 庞大的银杏树,树上鸟声一片,鸟声里间或响起猫叫 。那是两只野猫,一公一母,在树洞里睡觉,在树杈 上捕鸟。一声得意的猫叫传进小庙,接着是小鸟凄惨 的叫声,然后是群鸟惊飞的扑棱声。与其说我嗅到了 血腥的气味,不如说我是想到了血腥的气味;与其说 我看到了鸟羽翻飞、血染树枝的情景,不如说我想到 了这个情景。此刻,那只公猫,用爪子按着流血的猎 物,对着另外那只缺了尾巴的母猫献媚。那只母猫因 为缺了尾巴,看上去三分像猫,七分倒像一只肥胖的 兔子。我回答完大和尚的问题,等待着他继续问话, 但我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睛就闭上了,以至于让我感 觉到,适才的问话只是我的幻觉,连大和尚在那一瞬 间睁开的眼睛和炯炯有神的目光都是我的幻觉。大和 尚眼睛半睁半闭,探出鼻孔约有一寸的那两撮黑毛, 宛如蟋蟀的尾巴微微颤动。我看着大和尚的鼻毛,想 起十几年前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用一把小得可怜的剪刀 修剪鼻毛的情景。老兰是兰氏家族的后人,他的祖上 ,曾经出过好多个杰出人物。明朝的时候,出过举人 。清朝的时候,出过翰林。民国的时候,出过将军。 解放后出过一群地主分子反革命。不搞阶级斗争后, 兰氏所剩不多的后裔,慢慢地直起腰来,出来一个老 兰,兰继祖,当了我们的村长。我小时候多次听到老 兰喟叹:嗨,一代不如一代!我还听到村子里那个识 字的老孟头说:嗨,一蟹不如一蟹。兰家的风水破了 。老孟头年轻时在兰家当过牛倌,见识过兰家当年的 排场。他指点着老兰的背影说:你他妈的,连你祖上 的一根屌毛都不如!一根灰挂,宛如初春天气里的杨 絮,从昏暗的庙顶,轻飘飘地落下来,落在了大和尚 的光头上。又有一根灰挂,宛如前一根灰挂的同胞姐 妹,还是那样,像春天里杨树的花絮,散发着淡淡的 岁月的气息,隐含着调情的意思,轻飘飘地落下来, 落在大和尚的光头上。那上边,有十二个明亮的戒疤 ,排列有序,使他的脑袋,显得分外庄严。这可是真 和尚的光荣标志,为了有朝一日我的头上也有这样十 二个戒疤,大和尚,请听我继续诉说——(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