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甘肃人美
原售价: 108.60
折扣价: 72.20
折扣购买: 星云大师心灵修养3本套装
ISBN: 9057501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荣誉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201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大师一生致力弘扬人间佛教,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大师著作超身,总计三千余万言,并被译成英、德、日、韩、西、葡等二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过很多人却总是弄错 顺序,想先得而后舍。这样做,不仅很难得到自己想 要的,往往还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他们不知道,舍不 是弃、不是丢掉,而是得的前提,是获得的先决条件 ,是为了得而要经过的必需路径。 三位愁云满面的信徒心里各有烦恼不安,相约去 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先 叫他们说说自己想活着的理由。 信徒甲:“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乙:“到我年老的时候,儿孙满堂,一定会 比今天好,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丙:“我有一家老小靠我养活,所以我要活 着。” 无德禅师听完三人的陈述说:“你们当然不快乐 !你们或是恐惧死亡,或是等待年老,或是有不得已 的责任,当然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人听了齐声道:“请问禅师要怎样生活才能快 乐?” 无德禅师再问:“那你们要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 信徒甲:“有了金钱我就会快乐。” 信徒乙:“有了爱情我就会快乐。” 信徒丙:“有了名誉我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深不以为然:“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 远不会快乐。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 虑就会随之而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三人无奈。 无德禅师道:“办法是有,只要能先改变观念。 ” “金钱不是为储藏、拥有,要去布施才会快乐。 ” “爱情不是只为自己的占有,爱情是要奉献才会 快乐。” “名誉也不是用来炫耀,要服务大众才会快乐。 ” 去找无德禅师的这三位信徒,就是因为搞错了舍 和得的顺序,才会让自己烦恼。很多人执念于拥有, 觉得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就是快乐的。其实不 然,你想要的,你拥有了是快乐,如果不是你想要的 ,那么拥有了反而是负担。因为它不仅对你没有实际 意义,反而会占用你的精力,需要你花费时间和力气 去打理照顾它。而在它们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得 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你只有那么多 的时间,在这里耽搁了,在另外一方面就不够了。 对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要舍弃,然后将心 思用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这时候你会明白,前面 的舍,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得。 三位信徒不明白这道理,他们有的看重钱,有的 看重爱情,有的看重名誉。这三样确实可以给人带来 快乐,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那就不是 快乐了,而是负担。因为你的心装满了这些的时候, 就没有装快乐的空间了。 对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要学会适当地舍弃,放下 它们,给心留一点空间,自然就会得到快乐了。P4-5 三位信徒不明白这道理,他们有的看重钱,有的 看重爱情,有的看重名誉。这三样确实可以给人带来 快乐,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那就不是 快乐了,而是负担。因为你的心装满了这些的时候, 就没有装快乐的空间了。 对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要学会适当地舍弃,放下 它们,给心留一点空间,自然就会得到快乐了。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 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反问:“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 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随即说道:“既然没有东西放下来,你 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加迷惑:“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昵 ?” “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赵州禅师 答。 信徒满腹狐疑,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 回去呢?” 赵州禅师这时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就 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就是你不缺少的东 西。” 信徒仍然不解。 赵州禅师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 你没有佛性。说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既不 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 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要提得起,有 时要放得下。而且,不仅要知道何时提起何时放下, 还要知道什么是应该提起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 赵州禅师让信徒放下的,不是信徒心中想的具体 的礼物,而是指信徒心中的常俗理念,是他因没带礼 物而有的那份歉意。 信徒没懂赵州禅师的意思,因此说自己什么也没 拿,无法放下。赵州禅师反说那你就拿回去,实际是 让信徒将自己的话带走,让他好好参悟。结果信徒以 为赵州禅师说的依然是他那没有带的“礼物”,所以 回答没什么可带走的。 直到后来,赵州禅师的一番说教,才让信徒稍有 领悟。人生,有时候就是拿起和放下的学问。要拿起 的是道理,要放下的是执念。当别人说玄妙的道理时 ,我们要学会拿起;当自己的内心困扰于一个问题不 快乐的时候,要学会放下。 只有搞清楚拿起和放下的真正意义,才会让自己 获得更多的智慧,也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