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
ISBN: 9787307195066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内容简介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 :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什么叫书?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 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他老人家读《易》, 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当时还没有纸,文 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的,竹简用皮条拴起来,就 成了书。翻起来很不方便,读起来也有困难。我国 古时有一句话,叫作“学富五车”,说一个人肚子 里有五车书,可见学问之大。这指的是用纸做成的 书,如果是竹简,则五车也装不了多少部书。 后来发明了纸。这一来写书方便多了,但是还 没有发明印刷术,藏书和读书都要用手抄,这当然 也不容易。如果一个人抄的话,一辈子也抄不了多 少书。可是这丝毫也阻挡不住藏书者和读书者的热 情。我们古籍中不知有多少藏书和读书的故事,也 可以叫作佳话。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 所寄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 ,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些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印刷术。有了纸,又能印刷 ,书籍流传方便多了。从这时起,古籍中关于藏书 和读书的佳话,更多了起来。宋版、元版、明版的 书籍被视为珍品。历代都有一些藏书家,什么绛云 楼、天一阁、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等,说也说 不完。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至今仍在,为我们新社 会的建设服务。我们不能不感激这些藏书的祖先。 至于专门读书的人,历代记载更多。也还有一 些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囊萤映雪之类。有人做过 试验,无论萤和雪都不能亮到让人能读书的程度, 然而在这一则佳话中所蕴含的鼓励人们读书的热情 则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还有一些鼓励人读书的话 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 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活思想 ”是非常不高明的,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至 于“四时读书乐”一类的诗,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可惜我童而习之,至今老朽昏聩,只记住了一句“ 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样的读书情趣也是颇能令人 向往的。此外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之类的读书情 趣,代表另一种趣味。据鲁迅先生说,连大学问家 刘半农也向往,可见确有动人之处了。“雪夜闭门 读禁书”代表的情趣又自不同,又是“雪夜”,又 是“闭门”,又是“禁书”,不是也颇有人向往吗 ? 这样藏书和读书的风气,其他国家不能说一点 没有,但是据浅见所及,实在是远远不能同我国相 比。因此我才悟出了“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藏书和读 书的国家”这一条简明而意义深远的真理。中国古 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流传下 来的。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 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我们必须认 真继承这个在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