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作者: 余光中//蒋勋//林青霞|编者:钟怡雯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ISBN: 9787505742345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湾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内容简介

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 蒋勋 文 麻线鞋 在敦煌的市集看到一种用麻线编的鞋,很像古画 里西行求法的僧侣脚上穿的那种。下面是好几层旧布 料和纸片,用糨糊黏成厚鞋底,手工缝纳的粗麻线线 脚,结结实实,看起来有可以行万里路的牢靠。鞋帮 和鞋头也是用几层的厚布裁制,鞋面两侧却是用软麻 线牵成,像今日的透空凉鞋,都是缝隙。我拿在手中 ,看了很久,这鞋的样式太熟悉了,敦煌洞窟壁画供 养人像里僧侣脚上都有一双这种样式的鞋,画中玄奘 大师身背行囊,脚上也有一双。看起来只是旧布料旧 纸片缝制,拿在手中也很轻,却难以想象西行求法者 或许就是穿着这样的鞋,踏过漫漫长途,千里迢迢, 走去了天竺。护持着求法者誓愿深重的一双脚,这鞋 ,握在手中,仿佛有了不同的分量。廉价、结实,不 是糊弄观光客的粗糙工艺,当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 必需品,每天要穿着行走,坏了就要换,才会如此平 价而扎实吧。我买了几双,第二天清晨就穿上这鞋上 鸣沙山。 鞋子穿在脚上,踏在沙里,才发现它传承上千年 的价值。鞋底入沙,不滞碍,不滑溜,仿佛是沙的一 部分。脚抬起时,沙粒即从两边透空缝隙滑出,脚趾 干干净净,不沾黏沙尘。轻盈柔软,通风透凉,这样 的鞋,是可以走过这8月烈日下四十公里长的鸣沙山 了。 鸣沙山下有月牙泉,在金色起伏的沙丘间,一汪 碧绿透亮的泉水。弯弯的月牙,搭配着沙丘优美弧线 ,像是古老阿拉伯湛蓝夜空里的新月,安静、纤细、 纯粹,是每个夜晚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开始。“沙不涸 泉,泉不掩沙”,上千年来往过的人都留下了对这奇 迹风景的描写。如同佛弟子合十微笑,听了一段梵音 经文,除了欢喜赞叹,好像没有多余的言语。这样干 净的沙,这样干净的泉水,这样干净的僧侣穿着踏过 沙丘和泉水的麻线鞋,使我觉得脚趾和步履都一样洁 净了起来。 走到沙丘高处,远眺月牙泉。游客远了,言语笑 声远了,可以听到风中鸣沙,很细微的叮咛,像一种 颂赞,也像心事独白,脑海浮起敦煌石窟里刚刚看过 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的壁画。 舍身 敦煌北朝的洞窟壁画没有后来唐代壁画的华丽曼 妙,刚刚传入中土的古印度绘画技法,同毛笔书法式 的流畅线条非常不一样。这些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 使人感觉到悲愿激情交缠的宗教舍身情绪。色彩浓烈 奔放,笔触粗犷,造型庄严浑朴。石窟的萨埵那太子 《舍身饲虎》是北魏壁画的杰作,一点也不逊色于欧 洲文艺复兴米开朗琪罗西斯廷教堂的《最后审判》。 两者都以肉身的堕落与流转为主题,肉身升降浮沉, 紫蓝赤赭郁暗的天地山川,仿佛在混沌未开的时间与